西姚
即今山西运城市南西姚乡。旧属安邑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集镇名。在陕西省潼关县东部。属代字营乡。人口 2000。明代姚鸾屯(今废)部分村民迁出在屯西建村,故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以传统“西姚社火”闻名。有公路通西潼公路。
即今山西运城市南西姚乡。旧属安邑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集镇名。在陕西省潼关县东部。属代字营乡。人口 2000。明代姚鸾屯(今废)部分村民迁出在屯西建村,故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以传统“西姚社火”闻名。有公路通西潼公路。
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康府建昌县: “城子驿在县 (治今艾城) 北二十五里,唐置。”唐时置,在今江西省永修县北。后废。
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道里记》: “渤海王城,城临忽汗海。” 即此。清称毕尔腾湖。古湖名。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。因忽汗河(牡丹江)流贯其中,故称。旁有渤海
唐置于邛崃关。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五十五里大相岭上大关。后废。唐置,治今四川省荥经县西南大关。《唐六典》:剑南节度使“统有昆明军、松州、当州防御、邛崃守捉”。后废。
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洮州置,属河州卫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乡。十二年(1379) 升为洮州卫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甘肃省临潭县东新城。洪武十二年升为卫。
元至元末置,属庐州路。治所在六安县(今安徽六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、霍山等市县和湖北英山县地。明洪武初废六安县入州。1912年废州为县。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。《宋书·刘道济传》: 元嘉十年 (433),程道养攻成都,“二月,道养于毁金桥升坛郊天,方就柴燎,(裴) 方明将三千人出击之,贼列陈营前死战,日夕乃大败”。即此。
即瓜洲。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。即“瓜洲(1)”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。清废。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台东厅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。在台湾省本岛东南部,东濒太平洋,西南与屏东、高雄两县毗连,北接花莲县。东南海上有绿岛和兰屿。面积 3515.6 平方千米。人口24.
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黄茅潭水滨。清时有守备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