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伊州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治所在伊吾县(今新疆哈密市)。六年(632)改为伊州。
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伊吾县(今新疆哈密市)。辖境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。六年改名伊州。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治所在伊吾县(今新疆哈密市)。六年(632)改为伊州。
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伊吾县(今新疆哈密市)。辖境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。六年改名伊州。
在今云南镇雄县西,道通彝良县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3随州:天井涧“涧之内有平原寨,在应山县治东。丙寅敌寇侵犯, 居民皆在此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:天井涧在“县东二十里。深一丈, 广八尺,两山夹峙,泉流其中,冬
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四十里。清乾隆《博山县志》卷1载:“明永乐时,唐赛儿据岳阳寨作乱,即此。”在云南省晋宁县境,旁临滇池。以处石寨村西,以村而名。高约33米,远望像鲸鱼,故又称鲸鱼山。1955—19
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道营子。西汉为白狼县治。《水经·大辽水注》:“白狼水北径白狼县故城东。”在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。因白狼山得名。西汉置县,属右北平郡。东汉废县。十六国后
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“花山”条下:仰山洼“四高中坦,中有平田二百亩”。
唐置,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,新现河西侧古道上的䒵枝地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。后废。唐置,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。属安南都护府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
在今云南丘北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西州》: 革龙山 “明末沙定洲遁归,屯田此山,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。今城址尚存”。为通泸西要路。
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“扶龙山在西充县之大陵镇。”
亦作山城镇。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龙厅:北山城镇“在厅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1928年曾是东边道镇守使署衙所在地。商业发达,素有“小奉天”之称。东南杨树河左岸半截山,
又称波麦宗。在今西藏波密县西北易贡农场附近。为三波宗中的下波宗。1960年与倾多宗、波曲宗合并,设立波密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札木。1960年与波曲、倾多二宗合并,改置波密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