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克图河
亦名费克图河。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与阿城市分界之蜚克图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费克图河 “在阿勒楚喀城东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”。
亦名费克图河。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与阿城市分界之蜚克图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费克图河 “在阿勒楚喀城东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”。
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。民国《桦甸县志》卷2:“四岔子距县城三百九十里。”
在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四里新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三年 (843),王茂元军万善,刘稹牙将刘公直等 “潜师先过万善南五里,焚雍店”。清道光《河内县志》 卷8: “父老相传,新店即雍店,因公直焚后更建
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: 特洞山 “在府城东洪州司西南五十里”。山上有特洞寨。
明成化十四年 (1478) 析海阳县置,属潮州府。治所在下饶 (今广东饶平县西北三饶镇)。据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“国朝 (明) 成化十四年,都御史吴琛、朱英以饶界于江漳,地远民顽,请析海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八年 (前666),楚军侵郑,“郑人将奔桐丘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。《左传》庄公二十八年(前666年):楚侵郑,“郑人将奔
①西魏置,治所在北淯郡武川县 (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地。隋仁寿中改为淯州。②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恭州置,治所立山县(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)。《元和志》卷
即今云南南华、楚雄、元谋等县市间之龙川江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: “永徽初,大勃弄杨承颠私署将帅,寇靡州,都督任怀玉招之不听,高宗以左领军将军赵孝祖为郎州道行军总管,与怀玉讨之。至罗仵侯山,其酋秃磨蒲与
清代外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十九旗,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(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之左),故名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荆门府置,属荆湖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长林县 (今湖北荆门市)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荆门县。十三年 (1380) 复为荆门州,属荆州府。嘉靖十年 (1531) 改属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隰县南。《春秋》:成公十二年(前579),“秋, 晋人败狄于交刚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省隰县南。《春秋》成公十二年(前579年):“晋人败狄于交刚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