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所
南宋都城。在今浙江杭州市。绍兴八年(1138)正式定都临安府,称行在所。以示不忘旧都汴梁而以此为行都之意。城区分为宫城和外城两部分。宫城又称皇城、大内, 在凤凰山东麓,周围九里,北起今凤山门,西至万松岭,东至侯潮门,南达江干。外城又名罗城,绍兴初年拓展后的城区范围南跨吴山,北至武林门,左临钱塘江,右滨西湖,南北长十四里,东西宽五里,形似腰鼓,故有腰鼓城之称。南宋都城不仅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城市,也是十二三世纪世界上著名的城市。《马可波罗行记》称行在城“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”。元初废。
南宋都城。在今浙江杭州市。绍兴八年(1138)正式定都临安府,称行在所。以示不忘旧都汴梁而以此为行都之意。城区分为宫城和外城两部分。宫城又称皇城、大内, 在凤凰山东麓,周围九里,北起今凤山门,西至万松岭,东至侯潮门,南达江干。外城又名罗城,绍兴初年拓展后的城区范围南跨吴山,北至武林门,左临钱塘江,右滨西湖,南北长十四里,东西宽五里,形似腰鼓,故有腰鼓城之称。南宋都城不仅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城市,也是十二三世纪世界上著名的城市。《马可波罗行记》称行在城“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”。元初废。
即今江西万安县南棉津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吉安府万安县南有棉津汛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)升归州置,治所秭归县(今湖北秭归县西北旧州河)。十四年(1277)改为归州路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南下浒镇。明嘉靖中移延亭巡司于此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下浒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福宁州:“有延亭巡检司,后移下浒堡。”即此。
即今陕西洛川县北厢寺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洛川县 “仙宫河” 条下: “西北有厢西河,俱由宜川县界来,注于洛。”
①晋之冥安县。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讹作宜安县。②隋义宁元年 (617) 置。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宜安村。唐武德初属廉州。四年(621) 废。
南朝梁末置,治所在采石镇 (今安徽马鞍市西南)。陈天嘉五年 (564) 废。
在今贵州平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都匀卫:平洲河“在平洲六洞长官司南。水中有洲,土人开肆贸易其上”。
即今印度东南沿海之马德拉斯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曼达剌萨在明牙剌西少南,由葛支里沿海陆行二十余日,水路顺风约五六日,俱英吉利所辖地。至此别为 一都会,在城郭,英吉利居此者亦有万人。”
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改秋苇平新砦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贾埫乡东。金废。
亦名云阳场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七》:四川盐场十二所,有“云安场”。明设云安场盐课司大使。清设盐课大使。民国设县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