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蜀河镇

蜀河镇

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为淯阳郡治。北周后历为长冈郡、黄土县、淯阳县治。


在陕西省旬阳县东部偏北。面积1.5平方千米。人口3440。镇人民政府驻火神庙,人口3530(其中回族870)。镇区古名长冈城,又名蜀河口。晋代置淯口戍,以淯水(今蜀河)得名。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年)为淯阳郡治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为长冈郡治;三年郡废,寻移黄土县来治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淯阳县治。大历六年(771年)至长庆元年(821年)曾废后仍设。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)县废入洵阳。清为蜀河铺。1949年设蜀河乡,1956年设镇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设镇。有陶瓷、砖瓦、花炮、石板加工等厂。通汉水航运并设码头、渡口。有公路通安旬白公路。古迹有清建清真寺、杨泗庙、黄州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登州营

    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北。即新开海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蓬莱县: 登州营 “宋庆历三年,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鱼巡检,水兵三百戍沙门岛,备御契丹,仲夏居鼍矶岛,以备不虞,秋冬还南岸。相传此即刀鱼船所泊。洪

  • 博电县

    五代南汉置,属常乐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石康县。古县名。五代南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,属常乐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石康县。

  • 二站

    又作甘井子(今黑龙江省甘南县治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甘南设治局“地濒音河之西岸,旧名二站”。

  • 田齐王陵

    俗称“四王冢”和“二王冢”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齐故城南十五里鼎足山和牛山之东,是战国时期田齐六君王墓。附近一带有土冢数十个,故有齐陵之名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金刚城

   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。北魏石城县、西魏化隆县、唐廓州及广威县等曾治于此。清光绪 《西宁府续志》 卷1: 金刚城 “在青库尔东,距厅城六十里,即廓州之旧治也”。

  • 三苏坟

    俗称苏坟、苏家坟。在今河南郏县西北五十里小峨眉山麓。坟院中有三冢,苏洵墓居中,苏轼、苏辙墓分葬两侧。西南300米处有广庆寺,寺后有三苏祠,供奉三苏塑像。苏轼于北宋元丰七年(1084)贬授汝州团练副使时

  • 野共州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坝子。辖境约当今云南鹤庆县大部地。吐蕃废。

  • 鸡冠山

    ①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82凤城县:鸡冠山在“城西三十里”。②在今黑龙江省鸡东县西。鸡东县以此为名。民国《东北年鉴》密山煤矿:“鸡冠山、黄泥河等处,东西长约一百里,南北宽约五十里,所有

  • 岚州

    ①唐武德六年(623)改东会州置,治所在宜芳县(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)。《元和志》卷14岚州:“因州西岢岚山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、兴县、岚县、静乐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楼烦郡,乾元

  • 良王庄

   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东北二十四里良王庄乡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同治《静海县志》寅集:“良王庄把总汛分管卫河,东岸自天津县胡羊庄起,南至田家堤止,计长四十里。西岸北自埝坨咀起南至乔家堤止, 计长四十九里。”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