蚂蜒窝集
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8: 玛延窝集 “吉林城东北四百五十里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寿县: “蚂蜒窝集岭,蚂蜒河出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8: 玛延窝集 “吉林城东北四百五十里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寿县: “蚂蜒窝集岭,蚂蜒河出。”
即古商颜。在今陕西大荔县北二十余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28引 《水经注》 云: “洛水南经商原西,俗谓许原也。” 唐杜佑 《通典· 州郡三》: 冯翊县“有洛水商原。商原,所谓商颜”。即“商颜”。
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升汾州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汾阳县(今山西汾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、孝义、平遥、介休、石楼、临县、宁乡、离石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置,治汾阳县
原名毋敛坝。即今贵州正安县北六十里新州镇。明万历四十八年 (1620) 真安州由今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迁治于此。为与旧城相对应,故名新州。南明永历四年 (1650) 州治迁古凤山麓 (今凤仪镇
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滑县“金堤”条下:陈公堤“在县南门外,宋滑州守陈尧佐所筑”。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德州:陈公堤,“宋陈尧佐守滑时,筑此堤以障黄河水患,
地区名。(1)元、明时广西称左右二江(即郁江、黔江)流域为两江。两江多瑶、僮(壮)族聚落,称两江溪洞。元置两广两江道宣慰司。(2)清初江南、江西二省合称“两江”。康熙后,江南虽已分江苏、安徽二省,但统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部。雍正 《浙江通志》 卷14引吴莱 《甬东山水古迹记》:“梅岑西为善财洞, 峭石足, 泉流渗滴, 悬缨不断。”
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的棉兰附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 “广州通海夷道”: “从葛葛僧祗四五日行,至胜邓洲。又西五日行,至婆露国。”
在今江西横峰县东五里。明属兴安县,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云南马龙县西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马龙州:中和山“在州西南四十五里。其山发自宜良,蜿蜒起伏, 至此结为二峰,前后突兀,左右有层峦环列, 曲涧回绕,又有仙人洞、五龙潭诸胜。上有平田可十顷,
即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。旧属思隆县。清设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