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门寨
明初置,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五十里虎门镇。后废。万历十六年 (1588) 复置。清设副将,嘉庆十五年 (1810) 改设提督。沿珠江岸布满炮台。道光二十年 (1840) 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,爱国官员林则徐、关天培等严守炮台,屡挫英侵略军。
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东莞市西南虎门。后废,万历十六年(1588年)复置。后又废。
明初置,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五十里虎门镇。后废。万历十六年 (1588) 复置。清设副将,嘉庆十五年 (1810) 改设提督。沿珠江岸布满炮台。道光二十年 (1840) 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,爱国官员林则徐、关天培等严守炮台,屡挫英侵略军。
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东莞市西南虎门。后废,万历十六年(1588年)复置。后又废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 《方舆胜览》 卷56黎州: 笋山 “在州西北五十余里。 有前山、后山, 多笋, 故名。 春时, 州人百十为群入山探笋。绍兴间,守臣
①即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王庭(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)。②唐代北庭都护的简称。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。(1)东汉建武二十四年(48年)匈奴分裂为南北两单于,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。(2)唐方镇名。
即今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。元明置样备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蒙化府: 样备驿 “在府西北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五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武德县有扶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山县:扶山“山之东有五岭,一曰从衡,二曰思峒,三曰光螺,四曰居禄,五曰居林,递相拥护,故名扶山。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。
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。民国 《西昌县志》 卷1: 铁匠房在 “治南一百六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英德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英德县: 虎尾径营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清远西山瑶出没道每经此。旧有戍兵,后并于跌牛石营,仍调兵驻守”。
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陆丰县图表: “屈西北过田尾汛、奇石港口,暗沙礁石甚多,最为险阻。”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阆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阆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阆州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南三十里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四年(1739)移治大寺墟(今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