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相山
即虎啸山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。《宋史·张珏传》: “自全汝楫失大良平,大兵筑虎相山。” 即此。
即虎啸山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。《宋史·张珏传》: “自全汝楫失大良平,大兵筑虎相山。” 即此。
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 置,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乡南头站。清西清 《黑龙江外记》 卷2: “齐齐哈尔城中卜奎站起,西南五十五里曰特木德赫,七十五里曰温托欢。”
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元与罗部合设罗次县。
清置,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骆驼巷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2巴里坤: 骆驼巷卡伦 “距城七十里”。清末废。
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“章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县西南七十里有龙池山。峰峦峻耸, 登览无际。”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:龙池山“南岩曰白云,壁立数百仞,其石皆白,有龙池”。
半月山亦名大佛山。在今四川资阳市南大佛乡南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大佛山“在资阳县南四十里。上有大石佛”。唐贞元九年(793),依山岩凿弥勒大佛坐像(高31.4米),又有唐、宋题记石刻。被称为“资阳大佛
唐永泰元年 (765) 分余干、弋阳二县地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一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8信州: 贵溪县“在贵溪口,因以为名”。元属信州路,移治今贵溪县。明属广信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
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北黄冕乡。旧属永福县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永福县图: 西南有黄冕墟。
即姚江。在今浙江余姚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余姚县: 姚江 “在县治南,阔四十丈……一名舜江”。明末余姚人朱之瑜号舜水先生,即以此名。
即石臼所口。在今山东日照市东。
1949年以察哈尔右翼正红旗改称,属绥远省。驻地在集宁城关(即今内蒙古集宁市)。1950年改称中心旗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改设察哈尔右翼后旗,驻土牧尔台(今察哈尔右翼后旗北土牧尔台镇)。1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