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江市
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南十五里蓝江西岸蓝江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常宁县图: 县西南有蓝江市。
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南十五里蓝江西岸蓝江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常宁县图: 县西南有蓝江市。
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新唐书·肃宗纪》: 乾元二年 (759) 一月,“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愁思冈,败之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8彰德府: 愁思冈 “陈思王植不为魏文帝所容,于此悲吟,因名。契丹主执
在今湖北远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远安县:天坑“在县东十里。周围山耸,中阔十里,虽霖雨横流,须臾自消,如天造地设”。
北周置,为成安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北磁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滏阳县: “以城在滏水之阳,亦曰滏阳。” 隋开皇初为磁州治。大业初属魏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滋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州废,属相州
唐贞元初建,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北二里。《东坡志林》: 清泉寺 “有王逸少洗笔泉,水极甘,下临兰溪,溪水西流”。
西汉董仲舒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。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 卷下: “旧说董仲舒墓门,人过皆下马,故谓之下马陵。后语讹为虾蟆陵。” 白居易诗 《琵琶行》 曰: “家在虾蟆陵下住。”即“下马陵”。
①地区名。(1)战国、秦、汉时,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,经山东西北隅,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,略呈南北流向,与上游今晋、陕间的自北向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,当时合称“两河”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两河间
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平利县有女娲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9金州:女娲山“《皇朝郡县志》:在平利县东。有祠曰女娲圣后”。
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四十五里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太初三年(前102)“䄠石闾”。又《郊祀志》:“石闾者,在泰山下阯南方,方士言仙人闾也。”古山名。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太初三
北魏改郏县置, 属广州南阳郡。 治所即今河南郏县。西魏废。
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安阳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《寰宇记》卷99瑞安县:“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。”东晋太宁元年(323)属永嘉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