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泽县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黄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十里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贞观元年 (627) 又废。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四十里。一说在今县东北蒙村。贞观八年(634) 属横州,十二年 (638) 废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。属横州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废入宁浦县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黄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十里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贞观元年 (627) 又废。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四十里。一说在今县东北蒙村。贞观八年(634) 属横州,十二年 (638) 废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。属横州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废入宁浦县。
清末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乡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33黑河所属卡伦: “漠河,距巴尔戈力卡伦一百十二里,距漠河口有金矿处十余里。”1917年于此置漠河县。
一作蛮镇。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①即武阳关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,当河南、湖北两省交界处。为大别山隘口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 “黄土关” 条下: “又州南有武胜关,亦险塞处云。” 京广铁路经此。②明置,在今贵州福泉县南二里。《
在今湖南衡阳、衡山二县交界处。为衡山主峰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》 郭璞注,谓衡山 “南岳也,俗谓之岣嵝山”。故衡山亦兼岣嵝山之名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4衡州: 岣嵝峰 “在衡阳北。《湘水记》:衡山南有一山
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十四里油召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1平乡县图: 东北有油召村。
唐末筑,即今上海市松江县旧城。元至元中毁,至正末张士诚复筑。
①在今福建莆田市南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“华胥山”条:横山“相近有木兰山,下为木兰溪”。②在今湖北黄陂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31黄冈县:木兰山“在县西一百二十里。旧废县取此山为名。今有庙在木兰乡”。
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南段以东、黑龙江省嫩江中游以西地区。《隋书·室韦传》:“南室韦在契丹北三千里,土地卑湿,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、欠对二山。……渐分为二十五部,每部有余莫弗瞒咄,犹酋长也。”
①今北京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北。明永乐年间建,初名大明门。清初改名大清门。1912年改名中华门。为明、清都城皇城南面正门。清吴长元《宸垣识略》卷3:“大清门三阙,上为飞檐重脊,前地正方,绕以石栏,名棋盘街
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四十里南坪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