菅
春秋时宋地。在今山东单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十年 (前713),“公败宋师于菅”。即此。
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山东省单县北。《春秋》隐公十年(前713年):“公败宋师于菅。”即此。
春秋时宋地。在今山东单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十年 (前713),“公败宋师于菅”。即此。
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山东省单县北。《春秋》隐公十年(前713年):“公败宋师于菅。”即此。
①在今四川南溪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南溪县有“平盖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平盖山“在南溪县西十五里。分二山九陇,惟平盖一山特出众山之上,山顶圆而平,故曰平盖山。一名牛心山。一名玛瑙珑。汉解
秦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为龙门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河津市西。属河东郡。三国魏、晋属平阳郡。北魏属高凉郡,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改名龙
①即西汉之成乐县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4: “单于大都护府,今为振武节度使理所。……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也,后魏都盛乐亦谓此城。” 胡三省 《通鉴注》:“按盛乐,《前
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》: 巢湖城 “在寻阳县 (今九江市) 东四十二里”。即此。
即郧。在今湖北安陆市。
集镇名。即今浙江常山县东四十里招贤镇。唐为常山镇,咸亨五年 (674) 置常山县。《清一统志·衢州府》: 常山故城 “《旧志》: 故县治在常山北麓。又曰有信安故县,在县东四十里常山乡,地名招贤,盖即常
北宋景德二年 (1005) 改破虏军置,治所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。金大定七年(1167) 降为县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改破虏军置,治今河北省霸州市东北信安镇。属河北东路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即今山东陵县西北土桥镇。旧属德州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1《舆图志》:德州东南有土桥街。
即乌思藏四如。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(意为翼、部),共四个,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