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高宗时建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西山北部。为唐洛阳龙门十寺之一。内有优填王像和左、右护法天王像。唐刘沧有 《登龙门敬善寺阁》诗。
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宋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境。齐属宋隆郡。隋平陈,废入平兴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境。属宋隆郡。隋开皇时废。
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光山县: 泊陂河 “在县东南四十五里。商城县之五水关河流合焉,下流亦注于淮河”。
1913年依前宁绍台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萧山、诸暨、嵊县、新昌、天台、仙居、台州、温岭以东,钱塘江、杭州湾以南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以清末宁绍台道区域置
一名官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4衡州府: 韩张山 “在临武县学后。唐韩愈、张署同时迁谪,韩令阳山,张令临武。及北还,会宿于此。故名”。
古名蒲昌海、盐泽、泑泽、牢兰海。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2: “回语,罗布者谓汇水之区。《吐鲁番回部传》 云: 罗布淖尔邻吐鲁番为巨泽。叶尔羌、喀什噶尔诸境水六十余汇之,是也。”
指今广西漓江流经昭平县境之江峡。清道光《昭平县志》 卷2: 漓水 “迤演数百里,两岸皆山,多悬岩峭壁,为滩三百六十,经县城合思勤江暨马江诸水,入于梧。谚曰: 囊有一百钱,莫上府江船”。
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。旧属西华县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元置,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。明改置平羌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嘉定州“凌云驿”条下:“州北四十里有平羌水驿,即故平羌县,皆大江所经也。”
又名老翁泉。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七里苏坡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3眉州有老人泉。北宋著名学者苏洵于此见白发老翁,故名。苏洵死后葬此。苏轼《送贾讷倅眉》诗自注:“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,地名老翁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