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楚那卡伦
清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谢列姆札河与结雅河合流处之北。后废。
清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谢列姆札河与结雅河合流处之北。后废。
在今贵州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佳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在今贵州省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桂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
唐开元二十三年(754)割石镜县之南、铜梁县之东地置,属合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6巴川县:“以地在巴川故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巴川郡,乾元初复属合州。元初废入铜梁县。古县名。唐开元
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十四里南顿镇。西汉置南顿县于此。明初废入沈丘县,景泰初设巡司于此。
即今河南息县西北三十四里土桥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一年(1861)十月,“夥目霍光玉、岳得洋等股复在息境土扶桥等处啸聚”。
一名马头镇。即今河南太康县东北马头镇。明嘉靖《太康县志》卷1《集店》:“古家马头镇,东三十五里。”
北宋置,属澧州慈利县。故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明于此置安福守御千户所。
即今湖南临武县东北汾市乡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: 濆市 “在临武县东三十里”。
即今山东费县北四十里上冶镇。清光绪《费县志》村社图:县北有上冶社。
西魏改武兴郡置,为兴州治。治所在汉曲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兴州复置顺政郡,治所在顺政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唐武德元年(618
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二》: 渡僧桥 “宋建。先以舟渡,有僧呼渡,舟子弗纳。僧折杨枝浮水而过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