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芦洲

芦洲

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:芦洲“在县东十三里。东晋初,祖逖军于芦洲,或以为即此处。误也”。

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亳州:芦洲“其地旧多芦苇, 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“《州志》:晋太兴中,祖逖进军北伐,屯芦洲。即此。”

③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。其地原系淡水河中沙洲,芦苇丛生,故名芦洲。又名和尚洲或河上洲。相传因地原属关渡灵山宫和尚所有而名。汉人来此开发始于清雍正十年(1732),现为台北市近郊最大蔬菜产地。

④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枝江县:芦洲“在县东南七十里。其相接者为洲”。

⑤一名��州。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。……城南对芦洲。旧吴时筑客舍于洲上,方便惟所止焉。亦谓之罗洲矣。”《梁书·徐文盛传》:大宝二年(551),“击任约于贝矶,约大败,退保西阳,文盛进据芦洲,又与相持”。


(1)洲名。又称逻洲、罗洲、伍洲。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南长江中。南朝梁大宝二年(551年)徐文盛讨侯景,进军至此。(2)村名。在江苏省兴化市中部,梓辛河、九里港、大横子和盐港交汇处。南靠癞子荡,北靠得胜湖。属垛田镇。人口 7000。始建于明,原为湖荡中高地,盛长芦柴,故名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垛戴公路经此。有水路通市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平水

    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北之广坪河、羊模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汉水又西,径石亭戍,广平水西出百顷川,东南流注汉。”

  • 越中郡

    南齐置,属越州。治所当在今广西容县、灵山以南以东、广东茂名以西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仙人崖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街子街东南朱家后川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》 “改龙山”条:“其旁为仙人山,亦名仙人崖。有岩突出两山间,其阿如屋。”分东庵、西庵、南庵、��珠山和宝盖山等部分。

  • 随阳郡

    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 改随国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随阳县 (今湖北随州市)。元徽四年(476) 改属司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北随州、广水二市境。南齐改为随郡。南朝宋泰始五年(469年)置,治随阳县(在今湖

  • 永昌盐井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八十里。《九域志》卷6巴东县:“永昌一盐井。”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盐井,“《县志》:元时尝置盐课司。后废”。

  • 白山司

    即今广西马山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)置土巡检司。1915年废土司,为隆山县治。1951年改名马山县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土巡检司。1915年废土司,为隆山县治。

  • 新伊吾

    即今新疆哈密市。《隋书·薛世雄传》:大业四年 (608),“以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,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。……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,皆不设备。及闻世雄兵已度碛,大惧,请降,诣军门上牛酒。世雄遂于汉旧

  • 舜皇山

    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四里。宋高似孙 《剡录》 卷2: 舜皇山 “山最崇直,冈岭复深,有舜井焉”。在湖南省新宁县城东南边境,与东安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。属越城岭北麓。为国营舜皇山林场基地。传说舜帝南巡经

  • 会川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会川府置,属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武定州(今四川会理县东南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、会东等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会川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大理会川

  • 界牌墟

   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石牙乡。明、清置界牌镇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