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芍陂

芍陂

又名龙泉陂。在今安徽寿县南。最早见于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。《水经·肥水注》:“断神水又东北径神迹亭东,又北谓之豪水,虽广异名,事实一水,又东北径白芍亭东,积而为湖, 谓之芍陂。陂周一百二十许里,在寿春县南八十里,言楚相孙叔敖所造。”隋、唐以后, 因陂在安丰县境内,又称安丰塘。宋、元以后日渐堙废。今安丰塘即其残留部分。


(què bēi) 淮河流域著名的灌溉工程。在今安徽寿县南部,以泚水(今淠河)、肥水(今东淝河)为主要水源及泄水道。因在白芍亭东而得名。最早见于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。约创建于战国时,东汉以后,王景、刘馥、邓艾等屡加修浚。陂周二三百里,初有五门(水口),隋时增至三十六门。灌田数千顷至万余顷。南朝梁后,因在安丰郡境内,又称“安丰塘”。宋、元后因被占垦而渐趋堙废,今安丰塘即其残存的一部分。一说即期思陂,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造,不确。建国后,屡经整治,现已成为淠史杭灌区重要调节水库。蓄水量约1亿立方米,可灌溉面积63万亩。20世纪80年代起,芍陂作为中国和世界古代著名水利工程,接待了联合国大坝委员会及有关外国专家、学者的参观和考察。同时作为风景名胜,亦接待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芍陂北端现存有孙叔敖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头墟

    即今广西扶绥县东北二十里龙头乡。清光绪《新宁州志》卷2:龙头墟“在城东二十五里”。

  • 运河

    “大运河”的简称,即“京杭运河”。

  • 南州津

    即采石津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 “自今有罢任之徒,许分留部下; 其已在江外,亦令迎还,悉住南州津里安置。”又称南津。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。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年)

  • 百粤

    即百越。指今广东、广西。

  • 奋城

    唐曰奋戎城。即今四川南溪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南溪县: “乾德中,移治旧奋城。”

  • 颍上县

    隋大业二年 (606) 置,属汝阳郡。治所在郑城 (今安徽颍上县南)。《寰宇记》 卷11颍上县: “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。” 唐属颍州,武德四年(621) 移治今颍上县。宋属顺昌府。金属颍州。清属颍州府

  • 杜阮墟

   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杜阮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新会县有“杜阮墟”。

  • 速平江卫

    明永乐四年 (1406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二月置,治今黑龙江省东南绥芬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临海县

    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分章安县置,为临海郡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市。寻临海郡徙治章安县。隋属永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海州治,五年 (622) 为台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临海郡治,

  • 县门驿

    明置,属感恩县。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