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肥水

肥水

①又名施水。即今安徽合肥市之南肥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26合肥县: “肥水出县西南八十里兰家山,东南流入巢湖。” 《梁书· 韦叡传》: “右军司马胡略等至合肥,久未能下……乃堰肥水。” 即此。

②即今安徽寿县之东肥河。源出合肥西北将军岭,北流至寿县东北两河口 (今名起台子) 入淮河。因下游流势不畅,中游已壅为瓦埠湖。《水经· 肥水》: “肥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,北过其县西,北入芍陂,又北过寿春县东,北入于淮。” 东晋太康八年 (383),谢玄等大败前秦苻坚的 “肥水之战”,即发生于此。

③即西肥水。源出今河南太康县东南,为清水河。东南流经鹿邑县西、郸城县东名肥河。又东南经今安徽亳州市南、涡阳、利辛等县之西,至凤台县西南入淮水。

④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肥水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耒阳 “县有溪水,东出侯计山,其水清沏,冬温夏冷,西流谓之肥川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耒阳县 “耒水” 条下: “又有肥水,出侯计山,亦名溪水,下流合于耒水。”

⑤即今宁夏海原县石硖口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肥水 “出高平县西北二百里牵条山西,东北流与若勃溪合。……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”。


古水名。(1)又称淝水。近代俗名东肥河。源出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将军岭,西北流入寿县境,折北流经寿县城东,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。东晋太元八年(383年)晋军与前秦军战于肥水,即此。近数十年来因下游流势不畅,中游遂壅潴为瓦埠湖。(2)唐以后称施水为肥水。近代俗名南肥河,又称金斗河。源出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,南流经将军岭东麓,折东南经合肥城北,又东南至施口入巢湖。其流经合肥城一段本穿行城中,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始改道经城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成皋县

    东魏天平元年(534)析成皋县置,为北豫州及成皋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。北齐废。

  • 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新沂市西南沂水东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三年(前529),“晋侯会吴子于良,水道不可,吴子辞,乃还”。西汉于此置良成侯国。古邑名。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省邳州市东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三年(前52

  • 马格庄

    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二十里马格庄镇。清道光《蓬莱县志》卷1《市廛》有马格庄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蓬莱市北部,北临黄海。属新港街道办事处。人口2130。原马格庄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明洪武年间,宋姓人家从江苏海州宋

  • 红岩滩

   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。《元史·石抹按只传》:“(石枺)不老从攻嘉定,以巨舰七十艘载勇士数千人,据其上流,于府江红岩滩,造浮桥以渡。”即此。

  • 平氏镇

    北宋开宝五年(972)降平氏县置,属泌阳县。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。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。面积48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氏,人口 8550。西汉为平氏县治,北宋开宝五年(97

  • 南黎都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琼州府澄迈县: “南有兔颖巡检司,治曾家东都,后迁南黎都,废。”

  • 利民场

    清天津府盐场之一。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二里毕孟乡。雍正年间废。

  • 保障关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四十里左江北岸叫巷村。

  • 飞乌镇

    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郪江镇(千字坟)。《寰宇记》卷82飞乌县,“本汉郪县地之故城,在县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也。隋开皇十年置飞乌镇,十三年改镇为县,取飞乌山为名”。

  • 卓泥土司

    清置,属洮州厅。治所即今甘肃卓尼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洮州厅: “诸土司皆贫弱,地什九入卓泥杨氏,幅员千余里,南与松潘接。”1937年改为卓尼设治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