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蹄山
即阳台山。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。《周书·裴宽传》:天和三年(568),宽为沔州刺史,“请移城于羊蹄山,权以避水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阳台山“俗讹曰羊蹄山”。
古山名。又称阳台山。在今湖北省汉川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北周天和二年(567年)沔州刺史裴宽请迁城于羊蹄山以避水,即此。
即阳台山。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。《周书·裴宽传》:天和三年(568),宽为沔州刺史,“请移城于羊蹄山,权以避水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阳台山“俗讹曰羊蹄山”。
古山名。又称阳台山。在今湖北省汉川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北周天和二年(567年)沔州刺史裴宽请迁城于羊蹄山以避水,即此。
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牛角巷铺”条下,又有“红花铺”等,皆戍守处。
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六十里洞山。《元一统志》: 遮盖山 “在松州东南二十里。有古寺、石洞石佛”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》: 遮盖山 “在赤峰县,属翁牛特右翼南三十余里。亦名阿圭山。入山十余里,有洞宽不及二
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曲家店乡。民国《昌图县志》图:西北有曲家沟。丁文江《中华民国新地图》辽宁省昌图县:西北有曲家店。
即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酥州。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 置酥州土千户。
在今浙江奉化市东象山港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石盆渡在“县东七十里。滨海诸支港所经,路达象山县”。
即今贵州遵义市西北罗江河,为乌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永宁宣抚司: 罗付大河 “在司东,接遵义府界。其下流东南出,入于乌江。天启初,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乱,官军克遵义,追败奢寅于罗付大河口是也”。
元初升博兴县置,属益都路。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县。元初升博兴县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博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即今甘肃榆中县北五十里金崖乡。清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3兰州府金县图: 北有金寨崖驿。
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民乐县。北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民乐县。属张掖郡。西晋废,后复置,北魏又废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傉檀率师伐北凉沮渠蒙逊,“次于氐池,蒙逊婴城固守”,即此。
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:东安堡“在卫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