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城泊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。《金史·太宗诸子传》:金天辅五年(1121),“既会,始定议,杲出青岭,宗翰出瓢岭,期羊城泊会军”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。《金史·太宗诸子传》:金天辅五年(1121),“既会,始定议,杲出青岭,宗翰出瓢岭,期羊城泊会军”。
①北魏以晋昌郡改名,属瓜州。治所在冥安县 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地,北周改名永兴郡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岩州置,治所在安乐县(后改常乐县,今广西玉林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
即白河。在今北京市东北部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顺州:“有温榆河、白遂河。”
隋置,在今江西永修县南二十里。
五代方镇名。吴置,治所在虔州(今江西赣州市)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方镇名。吴置,治虔州(今江西赣州市)。南唐沿置。北宋初废。
①隋大业五年 (609) 置,为西海郡治。治所在伏俟城 (今青海共和县西北石乃亥镇西北铁卜卡古城)。隋末废。②辽置,为德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岱海东北淤泥滩古城。金属大同府,大定八年 (1168)
在今陕西勉县东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黄沙水 “北出远山,山谷邃险,人迹罕交……其水南注汉水”。
亦名广魏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六十里柳树镇。《水经·涪水》:“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,南至小广魏,与梓潼水合。”郦道元注:“小广魏即广汉县也。王莽更名曰广信也。”
①三国魏黄初七年 (226) 改涿郡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涿县 (今河北涿州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70涿州: 范阳郡 “取汉涿县在范水之阳以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,永清以西,霸州、保定、紫荆关以北
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县:均山在“县东北百八十里。山势峭拔,延广数十里”。
即射阳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。《水经· 比水注》: 比水 “又西南流,谢水注之……世祖建武十三年,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”。杨守敬疏: “射、谢通用,射水即谢水,射阳即谢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