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插普喇山
即西倾山。亦作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西倾山 “番名罗插普喇山,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,绵亘千余里”。
即西倾山。亦作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西倾山 “番名罗插普喇山,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,绵亘千余里”。
又作乌鲁苏穆丹。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,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马拉稍南科尔沙科沃附近黑龙江河湾内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2:乌鲁苏在“(黑龙江)城西北三百里,在乌鲁苏河北岸,周一百三十步。城北即……乌鲁苏
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 鬼子窟营 “在县西,防鬼子窟、良金、云永山贼”。又 “金冈山” 条: “西北有石洞,曰金山岩,深广皆二丈,岩顶飞瀑如练,有盘石可坐数十人,旧
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三十里。产海盐。北宋置宁海镇。清初置宁海场,设盐大使管理。康熙时并入永阜场。
即大陆泽。在今河南获嘉县、辉县市、修武县交接处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 引《魏土地记》曰:“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陂,南北二十许里,东西三十里。”
①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慎公祠后面。是一座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。因楼上有一八角形的天窗,故有此名。井冈山斗争时期,毛泽东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,写有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、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两文。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洳水 “出北山,山在傂奚县故城东南,东南流径博陆故城北,又屈径其城东,世谓之平陆城,非也。汉武帝玺书封大司马霍光为侯国。文颖曰: 博大陆平,取其嘉名而无其县
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遵义府遵义县: “岩头寨在府西南百里,入水西境内。(明)万历末,讨水西贼鲁钦,克岩头寨。乘胜深入,至织金堡败绩。”
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二十里夏庄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高密县东北有夏庄集。
在今山东蒙阴县南。 《水经·沂水注》:“桑泉水又东南径蒙阴县故城北, ……又东南与㟬崮水合。水有二源双会,东导一川,俗谓之汶水也。东径蒙阴县,注桑泉水。”
即龙鱼川。今陕西陇县西千河上源北河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 贞观四年 (630),“幸陇州,校猎于鱼龙川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在今陕西省陇县西。源出小泷山,下流汇于千水。南宋绍兴初金人置栅于鱼龙川口,为杨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