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矢千户所
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于姚州 (统矢府) 置,后属大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罢姚州,天历元年(1328) 升为姚安路。
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统矢府置,治今云南省姚安县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姚安、大姚、永仁等县及四川省攀枝花市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为姚州。
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于姚州 (统矢府) 置,后属大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罢姚州,天历元年(1328) 升为姚安路。
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统矢府置,治今云南省姚安县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姚安、大姚、永仁等县及四川省攀枝花市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为姚州。
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北境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会亭镇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》:会亭驿“在夏邑县南三十五里。旧有驿丞,今裁”。在今河南省夏邑县西南。清咸丰四年(1854年),苏添福、张乐行率捻军军于此。
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太平镇南山咀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柳城县图:东北有山嘴汛,有外委驻防。
荆湖南路的简称。即“荆湖南路”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,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地入吐蕃废。
隋大业三年(607)改延州置,治所在肤施县(今陕西延安市东,延河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、延川、宜川、志丹、子长、安塞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延州,天宝元年(742)又改为延安郡。乾元元年
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景董山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“景东城”条下:“又别为小城,在卫城之西,据景东山之顶,周三十余丈,开东北门以望远,名玉笔城。”明洪武中筑,在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山上。
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时改为县佐。
又作南阳铺。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十里。清有千总驻防。
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秦屿镇。明属福宁州。嘉靖中移大筼筜巡司驻此,改名秦屿巡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