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紫阳山

紫阳山

①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 紫阳山 “在府南三里,高百九十仞。《府志》 云,宋婺源朱松游而乐之,后寓闽中,常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。其子熹,亦以紫阳名其堂,亦不忘也”。南宋淳祐间,郡守韩补为朱熹建紫阳书院于此。

②在今湖南隆回县西十里紫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武冈军: 紫阳山 “有千寻石室,即周谏议读书处前瞰溪, 陈简齋所谓雷霆鬼神之所为, 非人力所就者是也”。

③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苍溪县有 “紫阳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 保宁府一》: 紫阳山 “在苍溪县东三十五里。一峰峙立,高入青云”。


在安徽省歙县徽城镇南2.5千米处,与渔梁街市隔新安江相对。主峰海拔284米。宋代朱熹,曾在此小学祠讲学问道,使此山名扬远近。后人在山上建紫阳书院,山脚建紫阳桥,使得整个山峰古朴伟岸,内涵典雅,为古徽州一大景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霄山

    一名大臣山、大神山。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大臣山。《寰宇通志》卷47漳州府《山川》:云霄山“在漳浦县西九十里,以其高耸云汉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漳浦县:云霄山,“《旧志》:山形端重,一作大臣山,

  • 蓝屋驿

   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 “平西驿” 条下: “又蓝屋驿,在县北七十里。成化十年,徙清流县玉华驿于此,改今名。”在今福建省上杭县西北。明成化十年(1474年)徙清流县玉华驿于此。为

  • 蒙州茶焙

    亦作濛州茶焙。北宋属剑浦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南剑州剑浦县: 有 “雷、大熟、濛州、游坑、汾常五茶焙”。

  • 南浔铁路

    从今江西南昌市至九江市。因九江简称浔,故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动工,至1911年修至德安,长52.7公里。1916年全线通车。长约128公里。旧铁路名。在江西省北部,从南昌到九江。1908

  • 泊镇

   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交河县泊头地区析置,治泊头 (今河北泊头市)。1953年撤销,改设泊头市。(1)旧镇名。1949年由交河县泊头地区析置(县级),治泊头(今河北泊头市)。1953年撤销,设立泊头市

  • 乌延城

    ①又名乌城、乌水城。在今陕西横山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朔方县:“长庆四年,节度使李祐筑乌延……等城于芦子关北,以护塞外。”《宋史·夏国传下》:元丰五年(1082),“沈括请城古乌延城,以包横山,使

  • 淡岩

    即古澹岩。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潇水畔。

  • 小洞庭湖

    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北三十里蚕尾山下,世称小洞庭湖。唐苏源明《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序》称“左拂蚕尾”。诗中说:“小洞庭兮牵方舟,风袅袅兮离平流。牵方舟兮小洞庭,云微微兮连绝�8

  • 沇河镇

    金置,属河阳县。在今河南孟县东二十四里沇河村南。

  • 眉州驿

   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眉州: 眉州驿 “在州东七里,水驿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