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紫荆山

紫荆山
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 紫荆山 “下临洋河,麓有立石,状如妇人”。即此。

② 一名紫金山。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南约六十里紫金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 马邑县: “紫荆山在县南五十里,高二十里,连亘数百里,极为险要。”

③在今山西隰县东七十里。《清 一统志 · 隰州》: 紫荆山 “山极高峻,其巅可望五百余里。东有寨”。

④在今辽宁锦县西南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: 紫荆山 “ (锦州) 城东十八里。多产紫荆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 紫荆山 “在锦县 (今锦州市) 东二十里。高三里许,周四十里,尊严高大,为郡之主山”。

⑤在今广西桂平县北五十里,为大瑶山余脉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桂平县: 紫荆山 “自山而北,岩壑深广,山为瑶僮门户,相近者石鹿山”。清道光年间,洪秀全与冯云山在此传教,并建立革命根据地。咸丰元年 (1851) 在山前金田村举行武装起义,后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。

⑥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9金州: 紫荆山 “在洵阳县东南五十里。有洞深可五六里,号仙洞。山后有石池,旁有石莲,花萼相承高二丈许”。


(1)在山西省西部,属吕梁山南段。为褶皱断块山。近南北走向。山体南部山势渐低,坡度和缓,河谷、低山相间分布。同名主峰位于隰县东部,海拔1963米。山区植被以油松为主,核桃、梨、枣为特产。农产以玉米、谷子、小麦等为主。(2)又称小瑶山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北。大瑶山西南支脉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主峰洪水顶海拔1313米。轴部地层为寒武系砂页岩,两侧为泥盆系砂页岩。坡陡谷深,多溪流,富水能资源。林木茂密,动植物资源丰富,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树蕨、猪血木等十多种,动物有大鲵、毛冠鹿、林麝、白鹇等十多种。次峰太平山已辟为动植物保护区。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洪秀全等在此建立拜上帝会基地。三十年洪秀全在山前金田村发动起义。(3)在甘肃省庄浪县城南。山上古木参天,山势较平缓,形成自然三台阶。据唐代碑刻,从进山门到山顶,原有三层建筑。现已修复山门等建筑。山门高12米,分主门和两边侧门,高大雄伟,为甘肃山门之最。进山门为一台,有观音殿等建筑,二台有主殿和侧殿共五间,三台有子孙殿后殿,全部建筑为木结构,除山门为密檐式建筑外,其余建筑为歇山、硬山顶建筑。

庄浪紫荆山山门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混沌大洋

    即今越南南部海上之昆仑岛。《元史·史弼传》: 至元三十年 (1293),弼 “至东董、西董山,牛崎屿,入混沌大洋、橄榄屿、假里马答、勾阑等山”。

  • 也迭儿河

    今蒙古国色楞格河上源伊德尔河。元《圣武亲征录》:“汪可汗至土兀剌河,其子亦剌合鲜昆自也迭儿按台河来会父军”,乃蛮将乘其不备,掠其部众。《元朝秘史》作“额垤儿·阿勒台·别勒赤儿”,指两河合流处,在克烈部

  • 阿尔瑚

    一作阿尔湖。即今新疆阿图什市北阿湖乡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3喀什噶尔:阿尔瑚在“城东北八十里”。

  • 茆山河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: “东自保安水门,向西过榷货务桥,转北过茆山井蒲桥,至梅家桥曰茆山河。” 苏轼 《请开河奏状》 谓 “南抵龙山浙江闸口、北出天宗门”之茆山河,即此。南宋

  • 思蒙水口

    思蒙江注入岷江之口。在今四川青神县南瑞峰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青神: “本治思蒙水口,武德八年,移于今治。”

  • 南条荆山

    即今湖北沮、漳水发源处荆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郡临沮县: “ 《禹贡》: 南条荆山在东北,漳水所出。”

  • 临皋亭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区南长江滨。北宋苏轼《与朱康叔尺牍》: “已迁居江上临皋亭,甚清旷,风晨月夕,杖履野步,酌江水饮之。” 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 “泊临皋亭,东坡先生所尝寓,与秦少游书所谓门外数步即大江是也

  • 林甸设治局

    1914年析安达县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林甸县。1917年改为林甸县。1914年置,治大林家甸(今黑龙江林甸县林甸镇)。1917年升县。

  • 城北湖

   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陆府钟祥县: 城北湖在 “府北五里。流通汉江”。

  • 苗栗县

    清光绪十三年 (1887) 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苗栗县。二十一年 (1895) 被日本侵占,县废。1950年复设苗栗县。据新编 《苗栗县志》 说: 苗栗原为平浦番头加斯族巴丽社的所在地,旧称猫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