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秦渠

秦渠

①在今河南沁阳市南。即广济河。其上源为济源市境之枋口水,经孟县、温县,至武陟县南入黄河。《新唐书· 崔弘礼传》: 长庆初,弘礼 “迁河阳节度使,治河内秦渠,溉田千顷,岁收八万斛”。

②又名秦家渠。相传秦开凿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一》: 秦家渠 “在灵州东,曰秦渠,古渠也”。


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灌溉渠道。相传始凿于秦,故名。渠口在青铜峡北,引黄河水东北流经吴忠市到灵武市止。全长60千米,渠道进水量70米3/秒。建国后经整修改建,扩大灌溉面积达3万公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海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属碣石卫。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。清康熙四年(1665)裁。九年(1670)复设, 四十二年(1703)又设游击驻此,雍正四年(1726)改设参将驻防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

  • 湓浦

    又名湓水、湓江。即今江西九江市西龙开河。源出江西瑞昌县西南青山,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,北流入长江。陈舜俞 《庐山记》: 青湓山 “有井形如盆,因号盆水,城曰湓城,浦曰湓浦”。李商隐诗 《哭刘蕡》: “

  • 董塘口镇

    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十四里长江北岸董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枝江县: 董塘口镇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商贾贸易聚集于此”。

  • 大虹螺山

    一作大红罗山。又名长岭山。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大虹螺山在“(宁远卫)城东北六十里,层峦叠嶂”。明时因山筑城,今废。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中部。主峰海拔900米。山体由花岗岩组成。矿产有钼

  • 中渡店

    即中渡镇。在今河南息县南八里。《金史·完颜赛不传》:兴定元年(1217),“遣兵渡淮,略中渡店,拔光山、罗山、定城等县”。

  • 凌南县

    1931年由朝阳、凌源二县析置,治牤牛营子 (今辽宁建昌县南牤牛营子)。当地解放后1945年9月改名建昌县。旧县名。1931年由朝阳、凌源两县析置。治牡牛营子(今辽宁建昌县南牤牛营子)。因处在大凌河以

  • 洙水

    据 《水经注》,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,西流至泰安东南,折西南至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,西至曲阜城东北又与泗水分流,西经兖州至济宁合洸水,折南注入泗水。后水道有变迁,上源在泰安东南改道西流与柴汶会合北入汶水,

  • 胜利县

    1932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雩都、兴国两县析置,驻上宝排村 (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)。为庆祝红军攻克雩都县东北境上宝土围的重大胜利而命名。后迁治银坑 (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)。1935年2月废。旧县

  • 圃田镇

    北宋置,属中牟县。即今河南郑州市东四十里圃田乡。

  • 广仁城

    一名乌克尔博罗素克。俗呼大芦草沟。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建。为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霍城县北六十里芦草沟镇。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境。清乾隆四十年(1775年),建于伊犁河北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