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

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

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里秦始皇陵东侧三里处。1974年春村民打井时发现。据发掘得知,这是一个以战车、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,武士俑、陶马与真人、马大小相似,总数有六千多个,可谓阵容强大。1976年又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发现二号坑,经发掘,是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曲尺形军阵,有战车八十九乘,驾车和骑乘陶马四百余匹,各种武士俑九百余件。后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发现三号坑,出土驷马战车一乘,武士俑六十八件。现已在一号坑建起长200多米、宽70米、钢架拱跨度67米的拱形展览厅。1979年建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。


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.5千米处。1974年春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。据钻探得知丛葬坑有三个,以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,东西长230米,南北宽62米,深5米左右,分长廊和11条过洞,中置有与真人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6000多个,排成方阵。武士俑分成步、弩、车、骑四个兵种,手各执弓、箭、弩及青铜戈、矛、戟等实战兵器,或负弩前驱,或御车策马,面向东方。二号坑呈曲尺形,系由骑兵、战车、步卒、射手等混编的阵列。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,内有战车一乘,卫士俑68个,亦有武器,似为军旅中的统率机构。现已在一号坑上建起长200多米,宽70米,钢架拱跨度67米的拱型展览厅。1979年建立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。1980年12月,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组彩绘铜车马。每辆车配四匹马,雕镂精致,金碧辉煌。经修复后在秦俑博物馆展出。1994年3月开始清理发掘二号坑,出土了陶俑立射俑、跪射俑等70余件,还有珍贵的陶俑驷乘车。现已对外开放,供游人参观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丛葬坑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汇 (匯) 桥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北十八里金汇镇。清光绪 《奉贤县志》 卷1: “金汇桥在金汇塘东,距治 (今奉城镇) 三十里。棉花市最繁盛。”1978年因开金汇港,旧镇被大部分拆除,于港东建新镇。

  • 上洛口镇

    金置,属历城县。即今山东济南城北十二里洛口集。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洛口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历城镇六:盘水、中宫、老僧口、上洛口、王舍人店、遥墙。”

  • 塔噶尔齐

    即今新疆莎车县北塔尕尔其乡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塔噶尔齐 “在叶尔羌城东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庙儿驿

    清光绪年间置,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南庙儿沟镇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80塔城厅: 庙儿驿“旧名乌图布拉克台”。

  • 泸溪桥

    在今福建南安市北。元至顺间 (1330—1332) 置泸溪巡司于此,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废。

  • 宁北赕

    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元改浪穹县。大理置,治弥茨(今云南洱源县)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为浪穹千户。

  • 大清渠

    又名清渠。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)修筑,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。清乾隆《宁夏府志》卷8:清渠“口在宁朔县大坝堡马关嵯,至宋澄堡归入唐渠。渠介汉、唐二渠间,以济二渠高田不能均溉者,长七十二里”。清康熙四

  • 清塞军

    唐贞元十五年 (799) 改清塞守捉城置,属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。后废。唐贞元十五年(799年)以清塞守捉城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。后省。

  • 下川山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下川岛。在上川山之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9广州府谓“上川石山而下川土山,二山皆产香蜡竹藤之属,而上川为优。居民以贾海为业”。古岛屿名。即今广东省台山市南海中下川岛。与上川山对峙。为土山

  • 昆 (崑) 仑 (崙) 店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南昆仑镇。明嘉靖 《淄川县志》 卷1: 昆仑店在 “县南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