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 (種) 玉山
又名玉田山。在今河北玉田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一》: 无终山,“按: 玉田以无终种玉得名,古为无终县,则取山以名县可知”。
又名玉田山。在今河北玉田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一》: 无终山,“按: 玉田以无终种玉得名,古为无终县,则取山以名县可知”。
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三十里。东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为阻止黄巾起义,于此置八关都尉官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“其城西阻塞垣,东枕惠水……置函谷、广城、伊阙、大谷、轘辕、旋门、小平津、孟津等八关,都尉官治此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岳庙之后。明嘉靖 《衡州府志》 卷2: 络丝潭 “在岳山,极深”。自山间下泻,曲折随乱石而下,若断若续,如曳匹练,故名。
在今浙江诸暨市南二里。为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、郑旦出生地。《吴越春秋》卷5:“越王乃使相者国中,得苎萝山卖薪之女,曰西施、郑旦。”即此。在今浙江省诸暨市,或说在杭州市萧山区境。为越国美女西施、郑旦出生地
在今山东滨州市南十里黄河南岸。清道光年间辟为黄河码头。旧有河工局。
即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柳林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巨野县西南有柳林集。
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9: 高丽岭在 “ (珲春)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”。
亦名婆娑山。在今四川乐至县南。 《元和志》卷33普慈县:“婆娑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其山绵亘数百里。”有大、小婆娑山之分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大婆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。小婆娑山在县北三十里。”《方舆
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县:红心桥“在县南六十里,旁有马驿曰红心驿”。
在今甘肃成县东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70同庆府 “八景楼” 条: 八景有 “鹿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: 鹿玉山 “蹊洞幽绝,或谓之鹿台山”。
①汉高帝改黔中郡置,治所在义陵县 (今湖南溆浦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,贵州东部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,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湖北鹤峰、来凤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。东汉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