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期山
一名禹祈山。又名禹迹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洞庭山支脉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“禹期山在太湖中。旧说禹导吴江,以泄具区,会诸侯于此。”
一名禹祈山。又名禹迹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洞庭山支脉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“禹期山在太湖中。旧说禹导吴江,以泄具区,会诸侯于此。”
今吉林公主岭市西、梨树县东之东辽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克尔素河“在(吉林)城西四百余里。源出库勒讷窝集,北流入边,即辽河上源也”。
在今安徽泾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乌溪岭在“县东三十五里。其东为破脚岭,晋桓彝拒韩晃战死处也”。
又名画卦台。在今云南大理市北,大理古城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: “祭天台在府城 (今大理古城) 西。其地有武侯祠,后有山冈,台在其下。今坛壝之址犹存。相传武侯祭天画卦处也。一名画卦台。
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弓长岭区。盛产铁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辽阳州图:东南有弓长岭。
又作左蠡。城名。东晋卢循所筑,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里镇。《晋书·卢循传》:义熙六年(410),卢循为刘裕所败,“欲遁还豫章,悉力栅断左里”。即此。里,又作蠡(《太平寰宇记》),因在彭蠡湖(今鄱阳湖)之
1949年4月置,省会在安东市(今辽宁丹东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东部。1954年撤销,大部分地区划入辽宁省,部分划入吉林省。旧省名。1949年置。省会安东市(今辽宁丹东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
又名蟠门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西南门。《吴地记》: “古作蟠门,尝刻木作蟠龙以镇此厌越。又云: 水陆相半,沿洄屈曲,故名盘门。”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城西南隅。春秋吴王阖闾元年(前514年)始建。门上刻蟠龙
①1946年析新惠县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在贝子府 (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贝子府镇)。1948年撤销,并入新惠县。②1949年3月广东革命根据地由惠阳县析置,治平山镇 (今广东惠东县)。在广东省东南部,东依
即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沔县:大安关“即故三泉县也,以宋兼置大安军而名”。
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7博白县: “宴石,西越王宴处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21郁林州: 宴石山 “其山皆盘石,壁立峭绝,北临大江。中有流泉喷激,有二石”。今顿谷镇东,南流江边有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