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硖石镇

硖石镇

即今浙江海宁市。明嘉靖 《嘉兴府图记》卷3: “唐置硖石镇,镇西紫微山与镇东东山相峙,因名。” 南宋初设巡检司,元至正时设税课务,明初改税课局,兼置河泊所。明嘉靖三十四年 (1555)、三十五年 (1556) 倭寇两犯硖石。1949年海宁县迁治于此。


在浙江省海宁市东北部、沪杭铁路南侧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硖石,人口6.3万。明嘉靖《嘉兴府图记》:“唐置硖石镇,镇西紫微山与镇东山相峙而名。”唐开元十一年(723年)置硖石市,会昌中置硖石镇,设镇遏使。北宋建炎设巡检司,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迁石墩。元至正设税课务,明初改税课局。洪武十六年设河舶所。1928年分置硖一镇、硖二镇、硖四镇、南三镇、北三镇。1935年复称硖石镇。1945年海宁县治迁此。1958年改公社,1959年置镇。1986年起为海宁市治。商贸繁盛,历为海宁、桐乡、海盐等县市物资集散要地。有浙江皮革服装城,猪仔交易闻名省内外。有缫丝、纺织、化纤、丝绸、服装、皮革、机械、五金、化肥等厂。“硖石彩灯”为著名工艺品。沪杭铁路经此,公路通杭州、上海、嘉兴等地。内河航运便利。古迹和纪念地有惠力寺、唐石经幢、明代“紫薇藤”、蒋百里、张宗祥故居和郜家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韶水

    又名雩韶水。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丰城县“丰水”条下:云韶水“源出抚州横汊河,东北入县界,合于赣江”。

  • 姚家沟镇

    即姚沟。今安徽无为县南姚沟镇。清乾隆 《无为州志》 卷4: 姚家沟 “在治东南四十里无为乡”。在陕西省凤翔县东部。面积134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姚家沟,人口3320。1949年设姚家沟

  • 曹县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曹州置,属济宁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曹县。十八年 (1385) 改属兖州府。正统十年 (1445) 县属曹州,仍隶兖州府。清属曹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曹濮道。19

  • 应城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安陆郡。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。清雍正《应城县志》卷1:“县名应城,或云当时以为此地应作城,故名。或云冈阜周环,隐隐如城,故名。”西魏为城阳郡治。隋开皇初属安州。大业二年(606)改名应阳县

  • 虎头冈集

    即今河南郸城县东北虎头冈乡。旧属鹿邑县。清光绪 《鹿邑县全图》 首卷 《市集》: “虎头冈集,在城西南四十里。” 1952年属郸城县。

  • 通潮阁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通潮阁 “在澄迈县治 (今老城镇) 西。宋苏轼尝憩其上。有诗云: 倦客愁闻归路遥,眼明飞阁俯长桥。贪看白鹭横秋浦,不觉青林没晚潮。其后胡铨和韵、李光

  • 安南府

    元至正十九年(1359)朱元璋改处州路置,属中书分省。治所在丽水县(今浙江丽水市)。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西之瓯江流域。寻改处州府。元至正十九年(1359年)朱元璋攻克处州,以处州路改置,治今浙江省丽水

  • 善岱镇

   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南善岱镇。清乾隆四年 (1739) 于此置善岱协理通判。二十五年(1760) 并入萨拉齐厅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西南部。面积71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善岱,人口

  • 辛置镇

    清置,属霍州。即今山西霍州市南十五里辛置镇。在山西省霍州市西南部。面积53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村,人口2.2万。取最早建置的村庄之意。1949年属霍县五区,1953年设辛置乡,1

  • 飞狐县

    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昌县置,属易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4飞狐县:“因县北飞狐口为名也。”大业初属上谷郡, 隋末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)复置,寄治易州遂城县(今徐水县西北),贞观五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