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硕龙镇

硕龙镇

亦作石陇墟。即今广西大新县西硕龙乡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下雷州图: 东南有石陇墟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部、黑水河上源归春河东北岸。面积169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,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硕龙街,人口1500。因大石山如龙,故名。1952年设乡,1959年改公社,1962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92年置镇。产玉米、稻、甘蔗、龙眼、蚬木等。为边境贸易点。公路通雷平、太平和县城。名胜有德天瀑布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丰乡川水

    又作丰河。即今陕西山阳县之县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丰乡川水“出弘农丰乡东山,西南流径丰乡故城南……又西南合关祔水”。

  • 鄂尔坤河

    一名阿鲁浑河。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喀尔喀》: 鄂尔坤河 “旧名阿鲁浑河。源有二: 一出杭爱山南,名姑洛河。一出鄂尔吉图都兰喀喇山,名乌里雅思他河。东南流百余里,合为一。又东流两山中百里许

  • 分枝岭

    一名大关岭。即今福建尤溪县南大官岭。《寰宇记》卷100南剑州尤溪县:分枝岭,“按《县图》云,南至泉州德化县尤岭为界,岭上有分枝树,其树一枝向南,一枝向北, 以树枝分二州之界”,故名。

  • 东大食海

    指今阿拉伯海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2:海外诸蕃国“天竺国又其西有海曰东大食海,渡之而西则大食诸国也”。

  • 六辅渠

    又名辅渠、六渠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在左内史兒宽主持下,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,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。约起自今陕西淳化县西南,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。唐元和中尚有存留。又称六渠、辅

  • 耆国

    又作黎国。商代方国。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四里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商纣时西伯 “败耆国”。春秋时移于今黎城县东北十八里。

  • 汊涧镇

    即今安徽天长县西汊涧镇。清嘉庆《天长县志》卷2:汊涧镇在“(城)西四十五里”。在安徽省天长市西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汊涧,人口 6840。因河汊较多得名。1949年置汊涧镇,19

  • 单于台 (臺)

   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阴山中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封元年 (前110) 冬十月,“行自云阳,北历上郡、西河、五原,出长城,北登单于台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14: “单于台在 [云中] 县西北四十 ( “百

  • 风门岭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风门岭“在乐会县西南七十里,跨万州界。山势峻峭,两旁石壁如门,为诸黎出入咽喉之地”。

  • 北平山

    在今四川彭山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74彭山县:北平山“在县西北三十四里。李膺《益州记》云:张道陵得仙于此。陵有二十四化,此山是其一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彭山县:北平山在“县西北三十里。上有天柱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