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武县
南朝梁置,为真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宜人县。
南朝梁置,为真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宜人县。
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黑石头镇。清于此置汛。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26威宁州称此为 “州境最险要处”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南端,跨十全河上。《清一统志》 引 《苏州府志》: 带城桥 “迤逦近府治城南,故名”。
又称明河。即今云南洱源县北芘碧湖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大理府:“明河、宁湖,在浪穹县西北五里,周回五十里,水色如镜。”
①春秋时齐地。亦作俆州或徐州。在今山东滕州市南。《春秋》: 哀公十四年 (前481),“齐陈恒执其君,寘于舒州”。一说在河北大城县界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 作俆州。《鲁周公世家》 作徐州。②北周大象二
又作者牙寨。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。《明史· 贵州土司传》: “又有黑苗曰夭漂者,在湖、贵、川、广界,与者亚鼎足居。万历六年,夭漂请内附,都御史遣指挥郭怀恩及长官金篆往问状,而阻于者亚,乃远从丹彰间
即今广东饶平县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小江盐场“在饶平县东南黄冈镇。明置盐课司,管四栅:黄冈迤东为大港栅,又东为高桯栅,又东为大桯栅,又东为柘林栅。今仍置盐课司”。1952年饶平县迁治于此。在今广东省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 昌平州: 幽都山,“ 《志》 云: 山在州西北,古幽州以此名”。
即今哈萨克斯坦西南、乌兹别克西北之咸海。纳林河(锡尔河)、阿母河注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霍罕》:那林河“又折东南入于达里冈阿鄂谟。鄂谟广千余里,为西境巨海,无有涯际。凡葱岭以西之水咸归焉”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安乡县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大夏河北岸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取关名也。”宝应元年(762)没入吐蕃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安乡县改名,治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
当今江苏通州市及海门市一带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1通州:布洲夹“在静海县南四十里。潮势如箭激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通州:布洲夹在“州南四十里。有南布洲、东布洲,大海中沙涨为洲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