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弓山
又名石公山。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。清光绪重修《安徽通志》卷31颍州府:石弓山“山形如弓,多石”。故名。民国《涡阳县志》卷3:石弓山“三峰弯曲如弓,石质坚莹。一曰石公山,黄石公盖尝隐焉”。
在安徽省涡阳县东北。因山形弯曲如弓,又出石料(大理石),故名。相传黄石公曾隐居于此,故又名黄石山。海拔68.3米。山麓有温泉,人称“黄石温泉”。山南有三国曹魏时“竹林七贤”之一嵇康的墓。
又名石公山。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。清光绪重修《安徽通志》卷31颍州府:石弓山“山形如弓,多石”。故名。民国《涡阳县志》卷3:石弓山“三峰弯曲如弓,石质坚莹。一曰石公山,黄石公盖尝隐焉”。
在安徽省涡阳县东北。因山形弯曲如弓,又出石料(大理石),故名。相传黄石公曾隐居于此,故又名黄石山。海拔68.3米。山麓有温泉,人称“黄石温泉”。山南有三国曹魏时“竹林七贤”之一嵇康的墓。
亦作萨衣河。即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东北流入海之阿斯卡赛河。清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库页岛北部东海岸有 “萨衣河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23库页岛之水: “萨依河,出图克苏呼山东南麓,两源合
①明属车里宣慰司,在今老挝北部孟乌再。清乾隆六年(1741)置乌得土把总,属宁洱县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被法国割占。②清代张家口至库伦商路西路的一站。即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。姚明辉《蒙古志》卷
在今浙江淳安县 (排岭镇) 西二十余里千岛湖中南山岛附近。宋 《淳熙严州图经》 卷3淳安县: 新安驿 “在县城西。旧名青溪驿”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桃坪乡古城村。地节二年(前68)属蜀郡。《后汉书·杨由传》:建初间,“广柔县蛮夷反,杀伤长吏,郡发库兵击之”。三国蜀汉属汶山郡。西晋永嘉后废。
亦作旋鸿县、 祗鸿县。 北魏置, 属梁(凉) 城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。
又作九稚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8“边斗”条:拘利国“一云九离”。
①五代方镇名。后唐改忠义军置,治所在延州 (今陕西延安市东)。北宋初废。②五代周广顺元年 (951) 吴越改威武军置,治所在闽县 (今福建福州市)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 复改威武军,次年废。五代
清顺治十五年(1658)置,即今四川小金县东沃日河南岸沃日乡(官寨)。喇嘛巴碧太归附时,颂给沃日贯顶净慈妙智国师印信,故称沃日土司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乾隆十四年(1749)讨金川,傅恒奏“马良柱转战
明置,属宣化县。在今广西邕宁县南团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南宁府宣化县:团罗堡“在府南九十里……防广东灵山、钦州之寇”。
在今陕西富平县北。唐杜光庭《东西女学洞记》:“长安富平县北定陵后通关乡,入谷二十余里,有二洞,一名东女学,一名西女学。其东女学崖壁悬绝,洞门在崖面,跻攀不及,夜往往闻读书之声;其西女学约山有路,可到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