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睢水

睢水

①汴水支流。战国鸿沟 (汉代称狼汤渠) 支流之一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浚仪县: “睢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取虑入泗,过郡三,行千三百六十里。” 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分古鸿沟东流,经今杞县、睢县、宁陵、商丘、夏邑、永城,安徽濉溪、宿县、灵璧及江苏睢宁,至宿迁县南注入古泗水。此水仅存安徽濉溪、宿县一段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楚汉彭城大战,“汉卒皆南走山,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。汉军却,为楚所挤,多杀,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,睢水为之不流”。即此。自隋开通济渠后,开封县附近一段即淤废无水。宋时开封城东南一段又称白沟,逢雨潦时才可通百斛船,逾月不雨即涸。金、元以后,黄河南泛,故道上游日湮。明时仅残存夏邑、永城以下河道。至清代河南境内悉成平陆。乾隆中开浚睢河,自濉溪县以下疏为三股,由灵璧县浍塘沟以下导向东南至今江苏泗洪县由老汴河入洪泽湖,遂成今日濉河河道。

②即沮水。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北。源出今湖北保康县西南。东南流,至枝江县东入江。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“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,涉睢”。哀公六年 (前489),“江、汉、睢、漳,楚之望也”。即此。


古水名。(1)战国魏所开鸿沟支派之一,故道自今河南省开封县东鸿沟分出,东流经杞县、睢县北,宁陵、商丘南,夏邑、永城北,安徽省濉溪市南,宿州、灵璧、江苏省睢宁北,至宿迁西注入古泗水。隋开通济渠,开封附近一段即淤废无水。金元后黄河南灌,古道上游日湮。清代河南境内已成陆地,下游自灵璧以下渐次南移。乾隆中遂成今濉河。(2)即今湖北省西部沮水。《左传》定公四年(前506年):“楚子涉睢即江。”哀公六年(前489年):“江、汉、睢、漳,楚之望也。”皆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交镇

    即今山西古交市。旧属交城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  • 夏塘镇

    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即今安徽长丰县南下塘镇。在湖南省耒阳市东部。面积69.9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塘圩,人口1100。传昔有吏巡此,言其地:“下马似塘,四周城墙,连两三日,俯视汪洋。”故得名

  • 临漳台 (臺)

   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登高山巅。《清一统志· 漳州府》: 临漳台 “在龙溪县登高山巅。据溪山最胜处。又半漳台,在登高山半。宋郭祥正诗: ‘危簷飞赤压层丘,见尽临漳一半州’。宋朱子守漳时,于此地讲学,郡守

  • 灵博山

    在今贵州黔西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灵博山“在黔西州水西苗地。上有象祠,明王守仁作记”。

  • 七岭子

    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千山镇(七岭子村)。民国《辽阳县志》卷4:七岭子“距城四十五里”。为第六区区公所驻地。

  • 周王庙

    在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西南三十八里周王庙镇。 晋时里人周��治海潮有功, 后人立庙祀之,名周灵古社,一名周王庙。1928年置周镇,1936年更名周王庙镇。

  • 化穆县

   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南五十里。南朝梁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南绥州。贞观十三年(639)又废。

  • 邗沟

    又名邗江、邗溟沟、渠水、中渎水。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。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运河。《左传》:哀公九年(前486),“吴城邗,沟通江淮”(一作“吴城邗沟,通江淮”)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

  • 达鲁克池

    即打鲁克雨木撮池。今西藏仲巴县北塔若错。

  • 流溪水

    即今四川南充市西南吉安河。《寰宇记》卷86流溪县: 流溪水 “在县东北四十步。源出遂州方义县界,下至当州北流,向东迤逦入嘉陵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顺庆府南充县: 流溪水在 “府西八十里。源出潼川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