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君郡
东魏天平中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东多城(今山西孝义市北)。后废。
北魏置,治东多城(今山西孝义市北)。辖境在今山西省孝义市一带。后省。
东魏天平中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东多城(今山西孝义市北)。后废。
北魏置,治东多城(今山西孝义市北)。辖境在今山西省孝义市一带。后省。
即今湖南长沙、浏阳境之浏阳河。源出今湖南浏阳市境之大围山,西流至长沙市北入湘水。《水经·浏水》: “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,西北过其县东,北与涝水合。西入于湘。”即“浏阳河”。
由吉林梅河口市东北的莲河经东丰至西安(今辽源)。全长66.7公里。为奉海铁路支线。1927年修筑。
北宋明道三年(1034)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偏城附近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庆历元年(1041)二月,“攻渭州,逼怀远城”。即此。后改为怀远砦。宋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。庆历元年(104
今广东紫金县西南秋香江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秋乡江 “在永安县南。有二源: 一北出宝峒,一南出官山,合流而西,绕县城折而南流,受牙溪水,又南至马头山受下濑水、官坑水、黄沙水,折而西南,流至凤凰冈北
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石人湾沟,为大黑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 归化城六厅》:黑河“折而南合东来之哲尔德河,始名伊克土尔根河”。
在今浙江富阳市东鹳山之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富阳县:“会江驿在观山东。宋初置,嘉定中徙于通济桥, 明初洪武三年复移于此。”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“以据闽、广、江、浙之会,故名。”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1: 韶州 “有狮子岭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狮子岭“在翁源县 (治今翁城镇) 东南二十里。山骨嶙岫,形如狮子,为东南要道。旧名猿藤径”。
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东冈镇。民国《林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“东冈村,距城四十八里。”
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石下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)。以其在郡之南,故名南城。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分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(今县北光塔村) 改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瀼州置,治所在临江县 (今广西上思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思县及宁明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瀼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瀼州置,治临江县(今广西上思县西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