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塔河

白塔河

①在今江苏江都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扬州府:白塔河在“府东北六十里。南通扬子江,北抵运河,其水冬涸春泛, 民得灌溉之利。《河漕考》:宣德七年,陈瑄开白塔河,置新闸、潘家庄、大桥、江口四闸,令江南运船从常州西北孟渎河过江,入白塔河。经运盐河,至湾头达漕河,以省瓜洲盘坝之费,人以为便。正统四年,都督武兴议以白塔河泄水,奏闭之,仍从瓜洲过坝,白塔运道遂废”。

②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白塔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白塔河“在安仁县。东源发广信龙虎山及抚州金溪县,合流入锦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白塔河“在安仁县东南。有二源,一即建昌之泸溪,北流至贵溪县界,为上清水;一出金溪之云林麓,名青田港水。二水合流入县境,又北至县东南入锦江”。


(1)古水名。在今江苏省江都市东。明宣德年间陈瑄所浚。建4闸。上接邵伯运河,下接长江,斜对常州市孟渎河和泰兴市北新河,皆为江浙漕运要道。成化四年(1468年)镇江里河开成,漕舟径渡瓜洲,白塔河因江路险远,遂舍而不经。十三年又重开白塔河,并定三年一浚。后又渐淤浅,漕船复由瓜洲。(2)今水名。(1)古称石梁涧、石梁溪、石梁河,民国初称南山河,后改今名。在安徽省中东部。源出来安县长山,东北流经天长市,注入高邮湖。长102.2千米,流域面积 1210 平方千米。1972年于天长市石梁镇处开挖新河道,穿黄家湖、东壬湖、钱家涧后注入高邮湖,称新白塔河,可通航100~300吨级驳船。石梁镇以下原白塔河道,则成为沂湖内河。(2)信江支流。在福建省西北部、江西省东北部。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白云山西麓,西北流至王家港入江西境内,于余江县锦江镇入信江。长145千米,流域面积 2838 平方千米。建有白塔渠灌区及横山水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洮安县

    1914年改靖安县置,属奉天省洮昌道。治所在白城子 (今吉林白城市)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50年改名白城县。

  • 文翁石室

    即文翁学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处。《宋史·蒋堂传》:“庆历初,诏天下建学。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,堂因广其舍为学宫,选属官以教诸生,士人翕然称之。”即此。

  • 雩都县

    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古田坪 (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)。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为南康郡治。东晋永和五年 (349) 移南康郡治赣县,以雩都为属县

  • 猫儿寨

   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,与原平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忻州: 猫儿寨“在州北忻水东,亦曰猫寨,元时戍守处也。明朝正统末,北寇深入,官军拒守于寨口,寇不能陷”。

  • 都宁驿

    在今四川珙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珙县: 都宁驿 “在县南八十里。万历初增置”。

  • 交让渎

   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东北隅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18:“交让渎在罗城城之东北隅。”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 “交让渎”条引《续图经》云:“昔陆慧晓与张融并宅,其间有池,池上有杨柳二株,何点叹曰,此地便

  • 河池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置,属庆远卫。治所在河池县 (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)。永乐六年 (1408) 移今宜山县西北德胜镇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旧河池

  • 塉山村

    即嵴山村。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宋书·孔觊传》: 南朝宋泰始二年 (466),觊为上虞令王晏所败,二月,觊 “窜于嵴山村。……二十二日,嵴山民缚觊送诣晏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会稽县:塉山村 “在

  • 牛佛渡

    亦作牛腹渡。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北七十里牛佛镇。为沱江水路交通要道,是富顺县大镇之一。《清史稿·胡中和传》:咸丰十一年(1861),“(李)永和窜踞富顺牛腹渡,两岸筑坚垒,背而阵”,与清军激战。

  • 鄜延路

    北宋庆历元年 (1041) 置,治所在延州(后升为延安府,治今陕西延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、黄龙、洛川、宜君等县以北及清涧河以南地。金皇统中置总管府。蒙古废。北宋庆历元年(1041年)析陕西路沿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