甬东
即甬句东。春秋越地。今浙江东部舟山岛。《左传》:哀公二十二年(前473),“越灭吴,请使吴王居甬东”。杜预注:“甬东,越地,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。”
又作甬句东。春秋越地。在今浙江省舟山岛。前473年,越灭吴,吴王被遣居甬东,即此。
即甬句东。春秋越地。今浙江东部舟山岛。《左传》:哀公二十二年(前473),“越灭吴,请使吴王居甬东”。杜预注:“甬东,越地,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。”
又作甬句东。春秋越地。在今浙江省舟山岛。前473年,越灭吴,吴王被遣居甬东,即此。
西汉置,属河间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泊头市。东汉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68定远军东光县: “候井,按 《郡国县道记》 云: 汉县,唐 《地理书》 并失其所在,以理推之,盖在今弓高县西北三十里房将池侧近。旧传此池
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西衡州置,治所在今含洭县 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。开皇二十年 (600) 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治所在浛洭县 (今英德市西北浛洸
在今安徽太湖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太湖县: 思常河 “在县南三十里,与宿松县分界”。
又名臼城。春秋晋大夫臼季邑。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西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晋公子重耳“济河, 围令狐,入桑泉,取臼衰”。古邑名。又作臼城。春秋晋大夫臼季邑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北。《左传》
明代亦力把里属地。在今新疆轮台县。
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为南方州治。《元和志》卷38上林县:在“上林洞口,因以为名”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。贞观八年(634)为澄州治。天宝初为贺水郡治,乾元初复为澄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
或说即上仓城。在今河南通许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“八里沟水又南径石仓城西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陈留县:“《城冢记》:‘郑庄公理开封东南,筑此城,积仓粟,因名盛仓城,盛与石音相似,故号石仓城。”
1926年12月析武昌县城区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区。1927年废。1937年复置。1949年废入武汉市。旧市名。1926年由武昌县城区析置,治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。后历有废置分并。
西汉置,属辽西郡。在今河北昌黎县南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昌黎县南。属辽西郡。东汉初废。
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西陂塘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赤鉴湖“在宁德县东北二十五里。一名西陂塘。宋元祐四年里人林圭筑堤作堰,垦田七百四十八顷,后沦于海。宣和七年县令储惇叙重修不就,后又潴为湖”。古湖泊名。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