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猿 (猨) 门山

猿 (猨) 门山
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绵州: 猿门山在 “州北二十五里。上多猿,二峰竖立如门。旧有猿门戍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眉山

   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36延川县: 青眉山,“耆老云,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”。

  • 恩察集

    即今河北枣强县南恩察镇。明嘉靖 《冀州志》 卷3枣强县: 恩察集 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定羌军

    北宋淳化四年 (993) 置,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。景德元年 (1004) 改保德军。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置,治今山西省保德县。景德元年(1004年)改保德军。

  • 锡伯河口卡伦

    清置,属三姓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通河县东北西北河口注入松花江附近。因河得名。

  • 连城县

    ①东魏武定六年(548)置,属谷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二十四里连城乡。北周废。②唐武德五年(622)析泷州正义县置,属南义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。贞观年间属义州。天宝初属连城郡。乾元初复

  • 沉犀城

    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1犍为县:沉犀故城“在县东南三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犍为县:沉犀城,“《志》云:后周保定初置沉犀郡治此,隋开皇初废。或曰即故犍为县故治”。

  • 皇穹宇

    俗称回音壁。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圜丘坛北。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位之地。建于明嘉靖九年(1530),初名泰神殿。嘉靖十七年改为今名。清乾隆十七年 (1752) 重建。有东西配庑各五间,存放圜丘祭祀的神牌。正殿

  • 弥勒州

    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弥勒千户,二十七年 (1290) 改弥勒州,属广西路。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。明代属广西府。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降为弥勒县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改大理弥勒部

  • 鼓吹山

    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庆元府: 鼓吹山 “在象山县东南八里。有一峰,崒然特高,天欲阴雨,有声轰轰如鼓吹鸣,因名”。

  • 大名路

    元改大名府置,属中书省燕南河北肃政廉访司。治所在元城、大名二县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、魏县,河南内黄、清丰、南乐、浚县、濮阳、滑县、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市地。明初改为大名府。元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