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社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(石门村)东北十六里牡丹村。原为高山族排湾人村社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牡丹社人民在此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。
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牡丹乡东北牡丹村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日本借口1871年琉球渔民遇害事件出兵侵台,这一带番社被焚毁,社民曾奋起抗击日军。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(石门村)东北十六里牡丹村。原为高山族排湾人村社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牡丹社人民在此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。
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牡丹乡东北牡丹村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日本借口1871年琉球渔民遇害事件出兵侵台,这一带番社被焚毁,社民曾奋起抗击日军。
即章城门。又称章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《三辅旧事》载:“章门亦曰光华门。”
在今湖南临武县东三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:石梯岭,“由临武至桂阳别径也。山岭一道如线”。
唐开元十七年(729)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甘洛、石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延川县:文安驿“为延绥往来之通道”。北魏时为文安郡、文安县治。
①西汉景帝中元元年(前149)分邯郸郡置,治所在广平县(今河北鸡泽县东南)。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、南和、鸡泽、曲周、永年及平乡县西北肥乡县东北一部分地。征和二年(前91)改为平干国。五凤二年(前56
东汉改广戚侯国为县,属彭城国。治所即今山东微山县(夏镇)。三国时属沛国。西晋仍属彭城国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江苏省沛县东。东晋废(一说南朝宋废)。
即今陕西商南县西南边境马家坪。1946年当地解放后曾置郧商县治此。
北宋置,属尉氏县。在今河南尉氏县北十五里。后废。
西汉置,为北地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颜师古注:“川形似马岭,故以为名。”东汉废。即“马岭县(1)”。
东魏兴和中侨置,为金门侨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