炉山
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 “艾山” 条下: 炉山 “旧产金”。
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 “艾山” 条下: 炉山 “旧产金”。
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垄一带。为中爪哇北岸重要港口所在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三巴郎国“在蒋哩闷南少东,海道顺风约二三日可到”。
①唐渤海国置,属仙州。治所当在今辽宁西丰县境。辽属通州。金废。②辽置,属通州。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境。后废。
清雍正八年 (1730) 置,属巩昌府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乾隆三年 (1738) 改属兰州府。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中部,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。属白银市。县境被白银市平
在今云南蒙自县东。《清一统志 · 临安府》: 奇木岭 “在蒙自县东十里。旧设土兵哨守”。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绥德军置,治所在绥德城 (今陕西绥德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、清涧、米脂、子洲等县地。元属延安路。明属延安府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改为绥德县
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师古注:“水中可居者曰州。此地在河之州,随水高下,未尝沦没,故号灵州。”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元初三年(116),“度辽将军
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。东汉改为寿张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寿州。五年(622)省入寿张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。属东郡。《水经注·汶水》以为“春秋之良县也,县
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化峪河西岸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化峪河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东六十里。驻外委”。
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怀远县: 板江在 “县北十五里。源出北境之扶劳山,经牛头、上瓮、边田诸村,南入大江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南省平江县北部、板江东岸。板江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
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养贤乡 (仁村湾)。清嘉庆 《宁国府志》 卷20: 东北 “安民铺十里至养贤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