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泉山

灵泉山

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》:灵泉山“又名龟山。有二井,冬夏不竭”。

②即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城东六十里龙泉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9武昌府:灵泉山“在府城东六十里。山有泉,旱祷有应。因名”。又通山县西南三十里亦有灵泉山。

③在今四川遂宁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5遂宁府:灵泉山“在小溪县东十里。山顶有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遂宁县:灵泉山在“县东十里。数峰壁立,有泉自岩滴下,流注不竭”。《元史·纽璘传》:丁已岁(1257),“蒲择之命杨大渊等守剑阁及灵泉山, 自将四川兵取成都。……纽璘率诸将大破宋军于灵泉山,乘胜追擒韩勇,斩之,蒲择之兵溃”。即此。

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遂宁市东。史传数峰壁立,有泉自岩滴下,流注不竭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宝祐六年(1258年),蒙古将耨埒大败守将杨大渊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睢澨

    春秋宋地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左传》: 成公十五年 (前576),“登丘而望之,则驰。骋而从之,则决睢澨,闭门登陴矣”。杜注: “澨,水涯。”

  • 梅溪

    ①南溪支流。在今浙江缙云县西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缙云县: 梅溪 “在县西十里……汇流于南源溪”。②武义江支流。在今浙江金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府: 梅溪在 “府南十五里。源出武义县大家山,

  • 牛脾山

    一名大隧山。在今河南长葛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大隧山“高二十余仞,长七八里。其中断处为大隧涧。两崖壁立,中有坦途,可容方轨。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”。即“大隧山”。

  • 葡萄山

   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 葡萄山 “上多葡萄,故名”。

  • 窝金山

    亦名对锦山。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富锦县: “南: 对锦山。”

  • 东夏

    ①泛指华夏东部。《尚书·微子之命》:“庸建尔于上公,尹兹东夏。”宋蔡沈《传》:“宋亳在东,故曰东夏。”②指中国东部地区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建安五年(200),移檄州郡曰:“董卓侵官暴国,于是提剑挥鼓

  • 西公旗

    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。

  • 平寇县

    ①北魏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境,永安中属永安郡。北齐武成帝时移治今山西定襄县。北周属雁门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。②隋开皇十年(590)改石城县置,属代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

  • 大姑砦

    亦作大涡砦。北宋置,属雄州归信县。在今河北雄县东大步村。

  • 同劳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属建宁郡。东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。属益州郡。东晋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