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连寨
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火连寨回族满族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辽阳州图:东北有火连寨。
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火连寨回族满族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辽阳州图:东北有火连寨。
即今山西长治县驻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: “韩店在州北,明初元将扩廓遣兵攻泽州,我师御之于此,不利。” 1973年长治县迁治于此。
东晋永和三年 (347) 改成汉之汉原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江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、大邑、新津等市县地。南齐改为晋康郡。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灭成汉,改汉原郡置,
在今江苏泗阳县北七十余里。《元史·褚不华传》:“不华以余兵入淮安,时城之东、西、南三面皆贼,惟北门通沭阳,阻赤鲤湖。”即此。在今江苏省泗阳县北,湖水通涟河。《元史·褚布哈传》:“刘甲守韩信城,城门通沭
俗称买卖城。清北境中俄交界通商口岸。其地本属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。清初设有市街,为中俄商人交易场所,因该处有恰克图小河得名。雍正五年 (1727),《中俄恰克图条约》 于此草签,划定中俄中段边界,恰克
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昌县置,为昌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1枣阳县:“因枣阳村为名。” 大业初为舂陵郡治。唐属随州。南宋绍兴十二年 (1142) 升为枣阳军。元降为县,属襄阳路
即林奔城。明代西藏地名。其地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。元末,大司徒伯木古鲁 (帕主)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 三个宗,领司奔为十三宗之 一。
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5沁水县:“古王离城在县东北五十里,秦时王离击赵所筑, 四面绝险。”
在今河北易县东北。1916年山北村村民为反对袁世凯清丈土地和加捐加税政策,组成山北社。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年(722),“上幸寿安兴泰宫,猎于上宜川”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唐开元十年(722年),玄宗猎于上宜川,即此。
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。旧属镇海县。明嘉靖《定海县志》卷5:凤浦湖在“县西北灵绪三都,周环十八里”。今已建为水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