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滟滪堆

滟滪堆

亦作滛预堆、犹豫堆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长江瞿唐峡口。南朝梁李膺 《益州记》: “滟滪堆,夏水涨没数十丈,其状如马,舟人不敢进,故曰滟滪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48奉节县: “滟滪堆,周回二十丈,在州西南二百步,蜀江中心,瞿唐峡口。冬水浅,屹然露百余尺; 夏水涨,没数十丈。其状如马,舟人不敢进。又曰: 犹与,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,故曰犹与。谚曰: 滟滪大如樸,瞿塘不可触。滟滪大如马,瞿塘不可下。滟滪大如鳌,瞿塘行舟绝。滟滪大如龟,瞿塘不可窥。” 据实测此横亘江心的大礁石,长约40米,宽约15米,高约25米。分江流为南北二道,舟行随水旁流,可以避石; 如碰巨石,舟毁人亡。为便于航运,1958年炸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舰浦城

    又名万浦城。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十里夏港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92江阴县: “舰浦池 (城) 在县西十八里。古老云: 陈至德元年,江阴郡守倪启徙江阴治夏浦,筑此城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 常州府二》:“ 《旧志》

  • 金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江宁县。即今江苏江宁县南陶吴镇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“金陵镇在江宁县南六十里。本陶吴铺,景德二年改为镇。” 元设税务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北宋景德二年(1005年)置,即今江苏省南京

  • 战国楚邑。即今安徽临泉县。《史记· 王翦列传》: “李信攻平兴,蒙恬攻寝,大破荆军。” 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安徽省临泉县。《史记·王翦列传》:秦王政二十二年(前225年)“蒙恬攻寝,大破荆军”

  • 红土岩屯

    在今俄罗斯境滨海边疆区北兴凯湖西南岸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曹廷杰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“红土岩地方在兴凯湖西沿适中之外,正南循铁线道二百二十九里弱(俄里一百零三里)为双城子。”清咸丰年间被俄割占。

  • 合川县

    ①北周武成二年(560)置,为西疆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西北白龙江北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9合川县:“有三谷水, 至县东合流, 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三年(583)罢郡,县属叠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)移治交

  • 婆娑砦

    北宋置,属江安县。治所即今四川长宁县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 大中祥符六年 (1013),王怀信、康训讨斗望,“进壁婆娑,遇夷二千余罗固募村,又破之”。熙宁六年 (1073) 改置安夷砦。

  • 紫阳山

    ①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 紫阳山 “在府南三里,高百九十仞。《府志》 云,宋婺源朱松游而乐之,后寓闽中,常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。其子熹,亦以紫阳名其堂,亦不忘也”。南宋淳祐

  • 汝北县

    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宁县置,属舒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新蔡县。大业初改为新蔡县。旧县名。豫皖苏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河南省汝南县北部析置。以位县北得名。1948年撤销,仍并入汝南县。

  • 筰都夷

    古代少数民族。主要分布于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普格等县一带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 “自嶲以东北,君长以什数,徙、筰都最大。” 从事农牧业生产,盛产名马 “筰马”。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于其地置沈黎郡

  • 高胜镇

   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乐昌县: 高胜镇在 “县东二十里。有巡司。今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