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江

湘江

①今湖南省最大的河流。源出广西灵川县东、海洋山西麓,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永州、衡阳、湘潭、长沙等地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,长817公里。上古时洞庭湖较小,湘水直接注入长江。《山海经· 海内东经》: “湘水出舜葬东南陬,西环之,入洞庭下。” 《水经· 湘水》:“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,东北过零陵县东,又东北过洮阳县东,又东北过泉陵县西,又东北过重安县东,过酃县西……又北过临湘县西……又北过罗县西……又北过下隽县西……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。”

②又名穆家川。在今贵州遵义市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 湘江 “源出龙岩山麓,流经湘山南,与乌江合”。


(1)别称潇湘。湖南省最大河流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湘,相也,言有所合也。”以湘水入湖南境,合潇水、蒸水等北流,故名。上源海洋河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海洋山西麓。同桂江上源漓江间有灵渠(湘桂运河)相通。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衡阳、衡山、株洲、湘潭、长沙等市县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。长856千米,流域面积9.64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2240米3/秒。支流众多,主要有潇水、舂陵水、耒水、洣水、蒸水、涓水、涟水等。上游水流湍急,中、下游水量丰富平稳。河源与河口落差460余米,水力资源丰富。建有欧阳海、千金庙、双牌等水库及东江水电站。干、支流大部可通航。(2)汉代前称鄨水,后称芙蓉水。以芙蓉峰得名。乌江支流。在贵州省中部偏北。上有两源,东源出湄潭县,西源出遵义市,相汇后西南流至遵义县三星场注入乌江。长137千米,流域面积4928平方千米。途纳湄江、洛安江等支流,水力资源较丰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朔山

    ①即海阳山。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、灌阳、灵川、恭城县境之海洋山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零陵县:“阳朔山,湘水出。”《水经·湘水注》:阳海山“即阳朔山也。应劭曰:湘出零山,盖山之殊名也。山在始安县北,县故零

  • 马站街

   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马站镇。清道光《沂水县志》卷2:马站集“距城九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腾冲县中部、固东坝子南部。马站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10。为古驿道站口。马帮从县城出发,当天到此食宿,俗称马站。

  • 蓝靛厂

    ①又名鹿园。在今北京东便门东。明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》 卷4: “大通桥东有鹿园,方广十余里。地平如掌,古树偃仰,与高冢相错。……相传是金章宗时故址,今因畜鹿于此。” 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卷2: “鹿园,

  • 文兰洞

   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东兰州:“《土夷考》:宋时韦君朝者居文兰洞,为土夷长,传子晏闹。崇宁五年内附,置兰州,以晏闹知州事,世其职。”

  • 束城镇

    北宋置,属河间县。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六十里束城镇。元置巡检司于此。在河北省河间市东北部。面积100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束城,人口 3030。因被古易水、高河约束全城,故名。汉束州县

  • 邑城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南径邑城北,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,故曰邑城矣。”

  • 分水关

    ①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分水山下,地当浙、闽之冲。《明史·沐英传》:“从大军征福建,破分水关。”即此。②一名大关。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岭上,与江西铅山县接界。地当江、闽襟要, 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。五

  • 大良驿

    明置,属霸州。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八十里,为往来孔道。

  • 卓克基长官司

    即卓克采长官司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南卓克基乡西索村。

  • 西善桥镇

   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西善桥村。清同治《上江两县志》卷5《城厢》:有“西善桥”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江宁县“西有板桥、西善二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