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湖城县

湖城县

一作胡城县。北魏正光中改湖县置,属西恒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原阌乡县城。北周属弘农郡。隋开皇初属陕州,十六年 (596) 废。义宁元年 (617) 复置于古上阳宫 (在今灵宝市西北原阌乡县城) 东侧,属虢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属虢州,乾元三年 (760) 改为天平县。大历四年 (769) 复名湖城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改属陕州。熙宁四年 (1071) 废入灵宝县。元丰六年 (1083) 复置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废入阌乡县。


古县名。湖又作胡(《魏书·地形志》、《周书·阳雄传》)。北魏改湖县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文乡西。北周属阌乡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为阌乡县。唐乾元元年(758年)改为天平县。大历四年(769年)复名湖城县,移治今文乡。属虢州。北宋熙宁四年(1071年)省入灵宝县。元丰元年(1078年)复置。宋、金属陕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废入阌乡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甲寨

   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。清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4:五甲寨在“厅西十里。嘉庆初,教匪滋事,将城口主簿衙署焚毁,移驻于此,复置粮台。居民避难于上者数百家,寨下为厅西通衢”。

  • 杨吉河

   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安庄卫:杨吉河在“卫西南十五里。下流注于白水河”。

  • 太子坪

    一名万行庵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三倒拐观音岩之上。明古智禅师于此建寺,内供太子,故名。明胡世安《登峨山道里记》:“三道拐复沿坡上,为太子坪,再前圆觉寺。”

  • 风门山

    ①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梁山侧。《初学记》卷8引《武陵记》曰:“风门山有石门,去地百余尺。将欲风起,此门隐隐有黑气上,须臾有黑风竞起。”②又作枫门山。亦名枫门岭、风阳山。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

  • 中平寨

   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中平寨“宋置寨,元因之, 明洪武十八年废。嘉靖三十四年以后, 时有寇惊,议设兵防驻。万历十年,议者谓中平为一郡要害,应设把总,帅兵屯守,今为往来孔

  • 高亭山

    ①在今湖北谷城县南五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径高亭山东,山有灵焉,士民奉之,所请有验。”②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9高亭县: “以县东一百三十步高亭山为名。”

  • 石榴树

    即今江苏东海县北石榴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海州西有“石榴树”。

  • 弹琴峡

   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堡附近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 卷上: 弹琴峡 “水流石罅,声如弹琴”。因名。相近有仙人枕,即道旁大石。

  • 临漳县

    西晋建兴元年 (313) 以避愍帝司马业讳改邺县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。寻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,属魏尹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) 移治今临漳县西南十八里旧县村,属相州。隋属魏郡,唐属相州,

  • 夜郎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牂牁郡。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。梁大宝后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夜郎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。隋废。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夷州。治所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