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湔水

湔水

①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绵虒县 (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): “玉垒山,湔水所出,东南至江阳 (今泸州市) 入江。” 又据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上游出玉垒山后即入岷江,当指今汶川与都江堰市间岷江支流白沙河; 中游经今新繁镇、新都县与洛水合,当指今都江堰市、金堂县间岷江支流青白江; 下游即今金堂县以下的沱江。下游自 《水经》 后改称洛水。

②古名石泉水、龙泉水、石密水。即今四川北川县之湔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石泉县: “又东有湔水,东至江阳入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3石泉县: 湔水在“县西一里。源亦出玉垒山,分流入县界,经县东十里,复东南出,合于新都之湔水”。此湔水不入沱江,《明史》、《纪要》 均误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》: 石泉河 “自茂州流入,经石泉县南,又东至彰明县西南入涪水,即古石密水也,俗称湔水”。


古水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蜀郡绵虒(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):“玉垒山,湔水所出,东南至江阳(今泸州市)入江。”据《水经注·江水》,上游出玉垒山后即注入岷江,当指今四川省汶川县、都江堰市间岷江某一支流(可能是白沙河);中游经今新繁镇、成都市新都区与洛水合,当指今都江堰市、金堂县间岷江某一支流(可能是清白江);下游即今金堂县以下的沱江。下游自《水经注》以后改称洛水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堰镇

    ①明置,属如皋县。即今江苏如皋县东丁堰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如皋县:丁堰镇在“县东四十里。嘉靖中,倭贼尝犯此”。②即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十五里丁堰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阳湖县记:“丁堰镇在城东南一十五

  • 费亭

    ①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武帝纪》: “桓帝世,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,封费亭侯。” 即此。《晋书地道记》: “湖陆西有费亭城。”②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武帝纪》: “曹腾

  • 兖州

    ①古 “九州” 之一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济、河惟兖州。” 《尔雅、释地》: “济、河间曰兖州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河东曰兖州。” 济指黄河以南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今山东利津南入海的古济水,河指自

  • 洵水府

    在今陕西镇安县南。为唐之折冲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商州有洵水、玉京二府。盖以近洵水而名。

  • 平江铺

    即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朗洞铺”条下:又有“平江铺”等皆戍守处。“平江”系侗语音译,意为江水冲积的平地。

  • 苞山

    即包山。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。西晋左思 《吴都赋》: “指苞山而为期,集洞庭而淹流。” 刘逵注: “班固曰: 洞庭,泽名。王逸曰: 太湖在秣陵东,湖中有苞山,山中有如石室,俗谓洞庭。”《水经·

  • 冲口水

    亦名涌口水。在今广东陆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冲口水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源出黄坭坑,东合蛟溪诸水,至南沙渡入于海”。

  • 大竹坪

   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。《周书·异域·氐传》:赵昶“乃简择精骑,出其不意,径入厨中。至大竹坪,连破七栅,诛其渠率,(阴平、卢北)二郡并降”。

  • 北亳

    即景亳。商三亳之一。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汤居亳,与葛为邻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155引《帝王世纪》:“蒙为北亳,即景亳,汤所盟地。”商“三亳”之一。又作蒙亳、景亳。在今河南省商丘

  • 范亭集

    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三十二里范集乡。清宣统 《项城县志》 卷1: 县西有范亭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