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温泉县

温泉县

①北魏改昌松县置,为昌松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北周复为昌松县。

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蒲州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境。九年 (626) 废。

③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北温州。治所即今山西交口县东北四十五里温泉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12温泉县: “因县南温泉为名。” 贞观元年 (627) 属隰州。金初属石州,贞祐四年 (1216) 改属汾州。蒙古至元三年 (1266) 废。

④唐置,为羁縻温泉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南清潭村。北宋废。

⑤唐置,为都金羁縻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咸安。后废。

⑥1941年升温泉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温泉城 (今新疆温泉县)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武德二年(619年)析新城县置,“因县南温泉为名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治今山西省交口县东北温泉镇,为北温州治。贞观初改属隰州。金属石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,省入孝义县。(2)唐武德三年置,治今山西省临猗县西,属蒲州。九年省。(3)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,为温泉州治。北宋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,西部和北部与哈萨克斯坦相邻。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。面积5663.7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辖2镇、4乡、3农牧场。县人民政府驻博格达尔镇。1938年设温泉设治局,属伊犁管辖。1941年改为县,仍属伊犁。1950年属伊犁专区。1954年改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。城北有温泉,故名。蒙古语称阿日相,意为“温泉”。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地处阿拉套山山地。山区主要为云杉,另有密叶场、白桦、圆柏、红柳、锦鸡儿等树种。主要河流有博尔塔拉河、鄂托克赛尔河。经济以牧为主,农牧结合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葵、马铃薯等。牧业有马、牛、羊等。有贝母、元胡、秦艽、麻黄、甘草、紫草等药材。野生动物有马鹿、黄羊、旱獭、新疆北鲵等。矿产有钨、锡、金等。工业有制药(麻黄素)、粮油食品加工、农机修理、电力等。五台—温泉公路通博乐,有公路经赛里木湖至伊宁。名胜古迹有呼斯塔岩画和阿敦确鲁岩画、阿日夏特草原石人和墓葬群。建有博格达尔温泉疗养院、新疆温泉北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厉阜

   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潍水“西有厉阜,阜上有汉司农卿郑康成冢,石碑犹存”。

  • 贺虎溪

   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 贺虎溪 “源出 (永顺) 县东羊峰山”。

  • 平洛镇

    北宋置,属将利县。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。在甘肃省康县西北部。面积118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乐街,人口 1416。西汉置平乐道,取“太平康乐”之意得名。北魏置平洛县治此。西魏废。明为

  • 梅花门

   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,系旧金华府城之东门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 元至正十八年 (1358) 冬,太祖 “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,大破之,婺州降”,即此。

  • 武阳水

    ①又名汝水。古名旴江。即今江西东部抚河。源出广昌县南驿前镇,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: 主流在余干县康山附近入鄱阳湖,另一支到南昌市入赣江。《清一统志 · 南昌府一》: 武阳水 “在南昌县东。自抚

  • 中路右后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右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布尔德西。

  • 瓦亭峡

    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。清《辛卯侍行记》:“二十三日出西门就驿路, ……五里蒿店,居民五六十,下堆为瓦亭峡,即古弹筝峡,唐德宗时与吐蕃分界处。”

  • 乌石屯

    即今广东紫金县东南乌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惠州府永安县:“又有驯雉里巡检司,治凤凰冈,后迁县东乌石屯,寻俱还故治。”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南乌石。明嘉靖初移驯雉巡检司治此。乌乌

  • 浮图川

   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以东之平原。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址附近河流。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:贞元六年 (790),“葛禄乘胜取回纥之浮图川”。即此。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平原,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

  • 垣曲县

    北宋改垣县置,属绛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59年迁治刘张镇 (今垣曲县)。在山西省南部、黄河北岸,邻接河南省。属运城市。面积 16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