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魏平城,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如浑水西支流入宫城后,“其水夹御路南流径蓬台西。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,楼甚高竦,加观榭于其上,表里饰以石粉,皜曜建素,赭白绮分,故世谓之白楼
在今江苏常熟市北。宋宝祐 《重修琴川志》 卷4: 常熟山 “在县北三十七里,高一百五丈,周七里。本名铜官山,唐天宝六载,改今名”。
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。《魏书·序纪》:东晋太宁二年(324),惠皇帝拓拔贺傉“以诸部人情未患款顺,乃筑城于东木根山,徙都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东木根山“在府北。《志》云:五原有木根山。此山在
即密昔儿。今埃及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米昔儿“一名密思儿,永乐中遣使朝贡”。
①在今湖南岳阳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),荆南帅高季昌败楚马殷兵于公安之油口,“逐北至白田而还”。又,后唐天成三年(928),“荆南败楚兵于白田,执楚岳州刺史李廷规”。皆此。②在今广
从黑龙江宁年(今富裕县)向北至霍龙门(今嫩江县东北)。1930年建成宁年至拉哈段。1933年修至讷河(今讷河市)。称宁讷铁路。1937年通至墨尔根(今嫩江县)。1939年通至霍龙门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94武康县: “金鹅山在县东二十里。《山墟名》 曰: 汉海昏侯沈戎葬于此,上有池深五尺,其水冬夏不竭。时吴帝见山上金鹅翔集。” 故名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卷967: 德清县
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三十里桃溪镇。清光绪 《舒城县志》 卷5: 桃溪渡在 “县北三十里,当官道。康熙中,邑人孔、盛二氏捐设义渡,架浮桥其上”。
在今江西星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: 田公堤“在府治南一里。万历二十一年,以石堤迤东一带湖水荡啮,渐及城址,郡守田琯因筑石堤长数百丈以卫之。民因谓之田公堤”。
即今湖北宜城市东五十里板桥店镇。清设外委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