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竹厄 (阨)
在今江西上犹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 淡竹阨 “在县东。相近有南北村隘”。
在今江西上犹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 淡竹阨 “在县东。相近有南北村隘”。
五代南唐保大末年于当涂县置,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。寻改为雄远军。五代南唐保大末置,治当涂县(今属安徽)。辖境相当今当涂县地。旋改为雄远军。
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龙耳山”条下:土富山“《志》云,山旧有银井,凿之益深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谓在县东南三十里。
在今湖北天门市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过三澨,至于大别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三澨水在“县南三十里。出京山县西七十里之磨石山,流入县界,东注于蒿台湖。或以为即《禹贡》之三澨也,亦曰三汊口”。
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太平兴国六年 (981),王延德出使高昌,从伊州 (今哈密市) “次历益都,次历纳职城”。
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月屿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移青山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
北宋置,属衡阳县。即今湖南衡南县东泉溪镇。(1)古镇名。北宋时置,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东泉溪市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浙江省武义县东北部。面积87.2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泉溪,人口2210。以
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条:江湾营“在县北江东岸”。清置,在今广东省英德市北北江东岸。为江防要地。
即今吉林双辽县北卧虎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四洮铁路大土山站北为卧虎屯站。
北宋置,属新繁县。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二十五里河屯乡。
在今辽宁开原、西丰县境清河流域。明末扈伦四部之一哈达部居此。在今辽宁省开原、西丰等市县境清河流域。明末扈伦四部之一哈达部居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