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涪陵郡

涪陵郡

①东汉建安二十一年 (216) 刘备改巴东属国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、武隆、石柱、黔江、酉阳等县地。西晋移治汉复县 (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,一说今贵州务川县东北洪渡)。永嘉后废。东晋永和中复置,移治枳县,后又废。南朝齐复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汉平县 (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大溪河注入乌江处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

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涪州置,治所在石镜县 (今四川合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、大足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合州。

③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涪州置,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涪陵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陵、长寿、南川、武隆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改为涪州。


(1)东汉建安末刘备改巴东属国置,治涪陵县(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属益州。西晋属梁州,移治汉复县(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彭水、武隆、石柱、黔江、酉阳等县区和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地区。永嘉后废。东晋复置,还旧治。南朝宋、齐属益州(齐曾属巴州)。齐移治汉平县(今武隆县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和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涪州为涪陵郡。(2)隋大业初改涪州置,治石镜县(今重庆合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合川、铜梁、大足等市县地。唐初改为合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定县

    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为武平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为崇平县。②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③1913

  • 临江军

    北宋淳化三年 (992) 分筠、袁、吉三州地置,治所在清江县 (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、樟树二市及新干、峡江等县地。元至元中升为临江路。北宋淳化三年(992年)分筠、袁、吉三州地

  • 黄草岭

   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。清嘉庆间设土千总驻守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元阳县西南部、黄草岭山梁上。黄草岭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10。村以山得名。别名多壳。1949年前为江外一带农贸物资集散地,现仍为县南

  • 掸国

    在今上缅甸 (今缅甸东北隅尚为掸族居住区)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 永元九年 (97) 春正月,“永昌徼外蛮夷及掸国重译奉贡”。同书 《西南夷列传》载: 永宁元年 (120),“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

  • 老鹳嘴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。《宋史·瀛国公纪》:南宋德祐元年(1275),“大元兵攻真州,知州苗再成、宗子赵孟锦率兵大战于老鹳嘴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谓“或曰,即今(仪真)县东南二十里之老鸦夹”。(1)

  • 荫田铺

    一作秧田市。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四十八里荫田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常宁县图: 县东有荫田铺。

  • 寅湖

    故址在今福建长汀县东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: 汀州有寅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 《景物上》: 寅湖在 “在长汀县东二里,居郡寅位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汀州府长汀县: 寅湖在 “府东二里,以

  • 尖石砦

    在今甘肃武都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元年(934),“雄武节度使张延朗将兵围文州,阶州刺史郭知琼拔尖石寨”。即此。

  • 川州

    辽应历元年(951)改白川州置,治所在咸康县(今辽宁北票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票市附近地。金大定六年(1166)废。承安二年(1197)复置,移治宜民县(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镇)。泰和四年(12

  • 庐江河

    即今浙江宁波市东芦江。源自瑞岩山,北流经紫石乡、柴桥镇、穿山村入海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庐江河“在县东南七十里。源出瑞岩山,亦曰瑞岩溪,东北流二十里至穿山所之穿山碶,入于海,亦曰芦花港。嘉靖三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