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观音山。在今云南永平县东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地宝藏山“相传诸葛武侯南征,至此迷道,遇一老姥呼犬,从绝境中出,始得路,因建庙祀之,俗名叫狗山”。
即莱山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 称:齐有八神山,“六曰月主,祠之莱山”。韦昭曰:“在东莱长广县。”《孝武本纪》作“东莱”,曰:“天下名山八,而三在蛮夷,五在中国。中国华山、首山、太室、泰山、东莱,此五山黄帝
在北宋燕山府城内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元年(1127),宋徽宗“次燕山府,馆于延寿寺”。即此。在北宋燕山府城内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金天会五年(1127年)劫宋徽宗至燕山府,“馆于
亦名滏水。古漳河支流。宋元以后,漳河南徙,滏阳河成为滏水主流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一》: 滏阳河,“ 《旧志》: 滏有二源: 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; 一出武安鼓山南岩下。合流径磁州南关旧城东南,至临漳
在今台湾岛西澎湖岛上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: 娘妈宫澳 “其澳可抛南北风戈船二十只,今水师镇防汛在此”。
一名连云峪。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十五里,大青河口外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盖州卫:“有连云岛,上有关。”
即今河南栾川县东二十四里庙子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0: 同治三年 (1864) 二月,捻军张总愚至 “卢氏之栾川、庙子街、三川诸处,袤延二百余里”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。
从今广东三水市至佛山市。长27公里。即广三铁路的一段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
清宣统二年(1910)置,属西藏。后划归西康省。治所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太昭,后改工布江达宗。旧县名。本清札木达城(江达)。1913年改置太昭县,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西北太昭。后改工布江达宗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