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方城县 “七峰山” 条下: 黄石山 “亦奇胜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 黄石山 “耸然高出诸山。一名小武当山。下有青龙潭,西有白虎峰,南有火精岭,北有
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,与宜章县延溪交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兴宁县: 乾坑关 “为溪峒出没之处,防守最切”。
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)置,治所在宣汉县(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八十里大罗池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东部、营山县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年)置,治宣汉县(今四川仪陇县东)。辖境
即今青海玛沁县东北拉加乡。1935年置同德县于此。民国许公武 《青海志略》 第七章: “拉加寺在贵德县之西南,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之中心,地当果洛克等五族运粮之孔道,形势扼要……二十四年改为同德县治。”
旧名美笃喇麻寺、美都喇嘛寺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南山坡上。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重建,四十五年 (1780) 改今名。
①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3寿阳县:“方山在县北四十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0:方山“顶方一里,一名神福山,或以为寿阳山”。②一名方岭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北魏太和三年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李埠镇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江陵县“万城堤”条下:“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。自万城以东为冲决要口。弘治十二年堤决湮溺甚众。自是修筑坚厚。”
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、泸定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唐宝历二年 (826) 置,在今陕西岐山县南。
在今伊朗东部,当波斯湾要冲,对东、西方通商甚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甘埋里…南冯之地,与佛郎相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