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蓝埠镇
在今江苏溧水县西南洪蓝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二》: 洪蓝埠镇“在溧水县南十五里。亦曰洪蓝埠。其地有河道,北通秦淮,南达石湖,商贾聚集,新粮仓在焉”。
在今江苏溧水县西南洪蓝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二》: 洪蓝埠镇“在溧水县南十五里。亦曰洪蓝埠。其地有河道,北通秦淮,南达石湖,商贾聚集,新粮仓在焉”。
在今湖北英山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4庐州府: 润州塘 “在英山县北,延袤数丈。相传谓润州水涨则塘水满而不流,消则浅而不竭”。
三国吴赤乌中筑,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五十四里铜闸镇。《清一统志·和州》: 铜城闸 “在含山县东南八十里。上受黄洛诸水,每江湖泛溢,牛屯河隘急不易泄,辄冲没田亩。吴赤乌中筑此以捍水患,涝则启之。明屡修”。
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之阴。清聂《泰山道里记》:“俗呼后十五,言南天门至此十五里为奥区云。”此为泰山最胜处。其侧有黄华洞,幽险苍寒,饶有仙意。
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。主峰海拔1056米。沈括 《梦溪笔谈·杂志》: “温州雁荡山,天下奇秀,未尝有言者。” 至北宋太平兴国初僧全了栖止此山,建灵岩寺,山始显名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温州: 乐清县有 “
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介休县:天峻山“县东南十五里。以高峻入云而名”。
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70同庆府:万丈潭,“《旧经》昔有黑龙自潭飞出”。杜甫有《万丈潭》诗:“青溪合冥寞,神物有显晦。龙依积水蟠,窑压万丈内。”
清置,属镇安县。即今陕西镇安县西北云盖寺镇(简称云镇)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 “旧司镇”条下:云盖镇“至县西四十里”。镇以寺名。寺为唐建,相传唐贾岛居此。
即斜塘镇。今浙江嘉善县北西塘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府嘉善县“魏塘镇”条下:“又斜塘镇,在县北二十里。一名西塘。”此镇现为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。(1)在浙江省嘉善县北部。面积32.7平方
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中和三年 (883),“李克用进军乾阬,与河中、易定、忠武军合,黄巢义军尚让等将十五万众屯于梁田陂”。明日大战,义军大败。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三国魏改为合城县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南朝宋及北魏属兰陵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甘露四年(前50年)封鲁孝王子平为合乡侯,置侯国。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后改